• 52阅读
  • 0回复

“星期七农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7
第2版()
专栏:

“星期七农校”
新华社记者 张松青
星期六,中小学学生腾出桌椅板凳回家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却在第二天一早提起饭罐、书包来到学校,利用学校的设施学习农业知识。这就是如今湖北省广济县一部分农民的“星期七”生活。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广济县农民普遍要求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于是县乡有关部门,在临近农物栽培或农闲季节,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水产、农牧、兽医等部门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当老师,到农村传授知识。星期天一大早,这些负责讲课的技术人员搭班车赶到区、乡,早就等在公路边的农民骑上自行车,驮着这些老师径直奔向学校。
广济农民将这种利用农村中小学星期天学习知识的形式,叫做“星期七农校”。“星期七农校”不只是在课堂上讲授理论,而是学什么用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刘远乡的农民闹不清什么是油菜菌核病,老师带他们来到绿葱葱的油菜田,从田里拔出一棵染病苗苗,大伙就凑过来一枝一叶瞧个明白。
“躺倒等着扶,不如星期天学技术”,这是广济县农民的体会。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争着入学。目前,广济县已办起“星期七农校”四十所,一千一百多名农民成了它的正式学员。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