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前景广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7
第5版()
专栏:

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前景广阔
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扩大核技术在畜牧、林木、水产和加工工业方面的应用,尽快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
黄彬
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比国外起步晚,发展中又遇十年动乱。尽管如此,发展仍然较快。截至1985年底,已育成了十九种植物的一百九十四个优良突变品种,育成品种数居世界各国之首,种植面积近一千万公顷;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在改良土壤、合理施肥与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有一百四十多个单位、近两千名专业人员从事这项研究,实验设施初具规模,已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研究体系和学术交流网络。这个体系和网络的建成与发展,标志着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发展时期,充分显示出核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为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根据世界各国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发展趋势和我国现状,我国今后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应加强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核技术应用领域,重点利用核技术研究解决大农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利用理、化、生技术诱发生物遗传变异,创造出自然界和其他方法不易获得的特殊突变类型,选育出植物(微生物)优良品种(菌株);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解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各种环境因子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提高产量、改进栽培和预防或治理土壤盐碱化与旱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弄清污染源的污染对农业的影响,对核爆后放射性微尘、农用化学物质的残留与降解提出预防和消除措施;利用放射免疫法诊断动植物疾病及鉴测农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利用辐射不育技术直接防治或控制害虫的发生;利用射线照射食品进行杀虫灭菌和抑制某些生理活动,以延长食品的鲜度和贮藏期。
二、加强核技术农业生物工程应用。农业生物工程的科学研究中,核技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生物科学中有许多重大问题,如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机制、遗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与活性、病毒的结构与致病力、动物的免疫性与植物的抗病性、昆虫迁飞与鱼类回游规律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可以节约能源。
三、加强同位素研制和生产。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所需的同位素品种和数量亦随之增多,特别是短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核素供不应求。目前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正建一座专用标记化合物合成实验室,期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四、建立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中心。从国内外核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看,建立综合性研究中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具备一支科技骨干队伍和开展综合研究实验设施,应尽快在此基础上建成一个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研究中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