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默默无私的奉献——湖南出版界人物群像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7
第8版()
专栏:

默默无私的奉献
——湖南出版界人物群像速写
袁晞 赵晓东
湖南省出版事业发展迅速,短短的七年,从一家仅出通俗读物的地方出版社发展为七个专业社,并以多门类、高质量的图书打入全国千家万户。“湘版图书”能有今天的声誉和地位,凭借的是一批出版者的胆识、功力、勤奋和无私的奉献。
胆识
早在1979年,曾在宣传部门工作多年的胡真出任省出版局长。他上任就为寻找“千里马”而东奔西忙。那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他找到的“千里马”,多是在“十年动乱”或其他“运动”中因为正直和才识而受到种种打击迫害者,当时还未落实政策,有的在当木工,有的在拉板车,有的刚出牢门……但胡真和出版局副局长胡代炜清醒地看到,历史就要改变这些人的命运,这些人也将会改变湖南出版业的命运。如今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总编朱正,岳麓书社的总编钟叔河,译文室的编审杨德豫,教育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曹先捷,译文室主任唐荫荪,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杨弘征等人就是在那个时候先后进入出版界的。七、八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们已成为湖南出版业的栋梁之材。
湖南省出版局各级领导的胆识不仅表现在用人之道上,也表现在定选题,搞经营上。杨度是个经历复杂的历史人物,出不出《杨度传》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出版局领导坚持定了选题,出了书,受到史家一致好评。说《走向世界丛书》赔本吗,没关系,只要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利于振兴中华,我们就要出;说《芙蓉丛书》不好卖吗,怕什么,只要有利于培养作家,有利于湖南文学的崛起,我们坚持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看到,这些丛书不仅起到了本身的作用,而且创出了湘版图书的牌子。
功力
远见来自学问和功力。钟叔河坚持编《走向世界丛书》,就是因为他对历史,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没有大学学历,但酷爱历史。以前工作时,他就常读史书;打成右派,流落社会街头,他有机会仍读史书;在监狱的九年中,他又通读了《二十四史》。从读书和研究中,他深刻认识到:“世界的进步越来越快,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打开眼界,走向世界。”凭着知识和学问,凭多年的思索和积累,他查找和收集了前辈中国人同西方交往的资料,一气呵成地推出了十卷本三十六种的《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书一问世,立即得到各界好评,一些外国的汉学家也很感兴趣。现在第二辑又收齐了材料,第三辑也定好了选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集这套丛书序言的《走向世界》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钱钟书先生为之作序,给予高度评价。
湖南出版业其他一些同志也在向学者化努力。朱正在二十年的艰难困苦中,苦心研究鲁迅,先后写出了《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传略》等多部专著。到出版社后主持编辑了二三十种书籍,还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鲁迅全集》和《瞿秋白文集》的编辑工作。杨德豫译的《朗费罗诗选》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杨弘征的《司空图的诗品精译解析附例》也受到好评。 (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