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善驭风浪的企业家——记振业橡胶总厂厂长奚也频(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8
第2版()
专栏:

善驭风浪的企业家
——记振业橡胶总厂厂长奚也频(下)
本报记者 季音 李茜
起飞的两个轮子
在奚也频的工作时间表里,社会活动占了不小的比重。他认为,一个开放的企业家也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把这几年振业厂的腾飞归结为主要抓了两个轮子:一是科学技术的轮子,这是通过组织厂外智力集团来实现的。二是社会活动的轮子,主要是发起并组织了少年儿童足球运动。正是这两个轮子带动着工厂,奔上了起飞之路。  1982年,我国足球队与新西兰决赛中败北。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抓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奚也频听了心头一动,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他了解到,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专供娃娃用的标准小足球。在取得团中央和国家体委的同意之后,他决心试制标准型的中国少年足球。这一行动也得到了顾问杨少振的积极支持。经过半年多的紧张试制,取名为“贝贝球”的儿童足球诞生了。工厂把三万只贝贝球送给了上海、北京等地的“小足球迷”,各地试用结果都表满意。1983年,振业厂与上海步云厂联合组成了“振云儿童足球促进会”,并举办了国内首次全国性“贝贝杯”儿童足球赛。截至今年,这个富有开创性的儿童足球赛已举行了四次。从1984年开始,他们又和《体育报》联合设立了“儿童足球论文奖”,并已进行了三次评奖。去年工厂还出资对世界柯达杯足球赛进行调研。
小小的“贝贝球”,把这个乡镇企业带到了广阔的社会天地,与工业、商业、科技、体育、教育、新闻以至国家机关等各个方面,广泛建立起了有益的联系。无名小厂提高了知名度。这几年工厂为开展少年足球活动从本厂利润中拿出了很小的一部分钱,但是因此得到的好处却要大许多倍。“贝贝球”这个由康克清大姐亲笔书写的新产品,如今已成为国内的名牌货,它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并获得国家经委全国少年儿童用品委员会颁发的“金鹿奖”,现在年产十几万只,行销国内外市场。
奉行“公共关系学”
发展商品经济,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这类关系是一门学问。
奚也频鄙视庸俗关系学的拉拉扯扯,他奉行的是“公共关系学”。
1983年,我国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调查,需要六千条两种规格的少年儿童用血压带。教育部找了上海、北京的几家国营橡胶厂,都碰了壁。这种产品批量小,利润微,而且要打乱当年生产计划,谁乐意干呢?
“我们愿意干!”当教育部体育司的干部正在为此事挠头的时候,奚也频走进了办公室,他说,本厂愿意承担这项任务,而且不要国家一分钱试制费,保证按质、按量、按期交货。体育司的同志喜出望外,在多少还有点疑惑的情绪里,接受了这个乡镇企业厂长的请求。果然,儿童用血压带如期制出来了,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奚也频宣布:振业橡胶厂经研究决定,六千条价值二万元的儿童用血压带,全部无偿赠送给国家,作为工厂对我国儿童保健事业的一点小贡献。——当然,教育部最后没有接受这个馈赠,还是把款还给了工厂。
通过六千条血压带,振业橡胶厂与教育部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友好关系。奚也频懂得,这对处在乡镇企业地位的振业橡胶厂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在着手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新产品试制计划——研制标准型青少年学生鞋。
奚也频急于创新,使有些人感到迷惑。1984年以来,振业厂生产的“步云牌”旅游鞋早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年产量上升到一千万双,不愁销路,奚也频的日子是很好过的。但是,他却从“热销”中感到了危机。这两年同行业中纷纷上马搞旅游鞋,市场上旅游鞋的数量与品种日益增多,仅“步云制鞋集团”就日产鞋十万双,他估算1987年市场上很可能饱和,那时一部分生产旅游鞋的企业将会面临困境,作为厂长的奚也频,如果不能及早动手闯新路,就要犯大错误。
他从智囊团提供的信息中了解到,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大都有统一的标准学生鞋,而我国至今还是个空白。全国现有一亿八千多万青少年学生,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吸引力的广阔市场啊!奚也频决定全力以赴开拓这个新的领域。他组织厂内外技术力量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收集大量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为了争取试制标准学生鞋计划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承认,奚也频又几上北京。振业厂与有关部门的友好关系在这个关键时刻起了作用,他的计划相当顺利地就得到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化工部的批准,列入了这几个部门的科研计划。奚也频把这项试制任务争取到手,本身就是一个令同行业羡慕的胜利。是不是他走了“后门”呢?不是。他奉行的是“公共关系学”,即通过正当的社会活动,与各部门建立了良好关系,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和知名度,赢得了人们对企业的信任。
现在,标准学生鞋的试制工作已接近完成,今年三月,第三批五千双样品鞋,已送往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试穿,信息反馈回来后,经过鉴定定型,即可投放市场。它将会取得预期的成功吗?奚也频如同一个指挥员处在决战的前夜,心情很不平静,他说,新产品推出的成功率,国外一般是3%左右,而国内只有1%多点。这个计算可能低了一些,但他宁肯把困难设想得多点,这比盲目乐观要好。
在波涛汹涌的商品经济海洋里泅渡,这种清醒与沉着,正是一个企业家应当具有的素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