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书记论文答辩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9
第2版()
专栏:

书记论文答辩会
本报记者 傲腾
“准备得怎么样?”“咱们的情况相似,合计合计……”一批盟(市)、旗(县)委书记就象要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似的,一到住处,顾不上洗掉一路尘灰,就扎堆议论开了。
他们真是来参加考试的。今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布置了一系列理论著作的学习。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曙光在基层做了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后,提出内蒙古“念草木经、兴畜牧业”的战略构想,并要求各盟(市)、旗(县)领导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认识本地的优、劣势,制定出发展对策,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篇论文。11月5日召开的全自治区盟(市)、旗(县)书记会,就是论文的答辩会。
论文答辩开始,阿拉善盟的书记在论文中阐述本盟优、劣势,紧紧围绕“沙漠、骆驼”谈经济发展对策,得到了评委们一致的赞许。但当他谈到“以工补牧”时,有人提出:“你们工业年产值多少?利润多少?能否补得起?”当他在论文中谈到准备引黄灌溉草原时,又有人问道:你是否有这个财力?一系列问题使这位书记的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这样的答辩会一场接一场,持续了四天。有一位县委书记是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这次答辩得很出色。他对记者说:我写毕业论文时也没下这么大的功夫。也有几位县委书记原来对“情况”估计不足,没有很好准备,来呼和浩特后,才急着到内蒙古农牧学院等单位求师,忙着改稿、征求意见……
这次共一百五十人应考,收到水平较高的论文一百二十篇。答辩后,三十个旗(县)被确定为区党委明年的工作重点。自治区支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自己的设想闯新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