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9
第5版()
专栏:

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
杨培新
银行业务急剧增长,银行现状相形落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银行业务出现了猛烈增长的情况。
1985年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38%(按当年价格计算),而银行业务却增长了四倍左右。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同期结算业务增加529%,现金收付额增加194%,储蓄现金收付额增加425%,贷款余额增加222%。
银行工作量的急剧增长,还表现在:1、银行业务种类复杂了。储蓄利率1979年以来调整了四次,利率分成四十六个档次,一笔储蓄要分四段计算利息。贷款对象多了,原来只贷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工业,现在扩大到集体商业、饮食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以及文教、旅游、卫生等企事业。原来只贷流动资金贷款,现在贷各种固定资产贷款,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基建贷款、科技开发贷款、商业网点贷款等。2、代理财政金库,包括代收税费和发行国库券,代收房租、水电、煤气费,代收报刊订费。代理税收方面,从1982年到1985年,税种由十八个增至二十三个,科目由四十五个增到二百二十二个,户数由三点七万增到十一点八万,笔数由四十二万增到一百八十三点八万。3、银行柜台付款不但要查对有无存款,还要考虑现金管理、工资管理、社会集团购买力控制等方面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又常常更改。这种附加于银行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的人员、网点、设备、房屋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现在银行人员严重短缺。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现有一万人,按定员定额缺少二千人。银行人员业务水平下降,要进行干部培训,又受到经费和编制的限制。由于人手不足,基层机构往往抽不出人去受训。
解放初期北京城区银行和钱庄共有八十多家。现在包括远郊县能办存放款的机构仅有七十三处。从建国门外八王坟到复兴门外公主坟二十里长街,只有一个西长安街分理处。二环路上一个网点都没有。从北京站到西便门盖了五十多幢高楼,底层仅有一个储蓄所,没有银行分理处。关东店分理处,柜台外面积八十五平方米,每天业务量一点九万笔,现金二千笔,高峰期顾客四百人,十分拥挤,空气污浊,噪音高达八十四分贝。
银行设备落后,仍然是一把算盘、一支笔。世界各国银行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我们连国产的点钞机也购置不起。
银行以有限的人员,面对急剧的业务增长,开户难、储蓄难、汇兑难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根据在北京等地调查,银行人员普遍认为,障碍就在于把银行当行政机关管理,使银行丧失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改造的能力,从而限制了银行的发展。
国务院1983年9月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明确指出,专业银行是经济实体,但是至今仍然把专业银行当作行政机关加以管理。它们的编制、人员、经费、工资等等,都是按照行政机关来管理的。因此造成银行业务发展了,但编制、人员、网点、经费不能及时增加,使银行相形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
扩大基层银行的自主权
为了把金融业内在的动力、活力解放出来,必须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研究和解决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一)打破全国银行共吃“大锅饭”、由总行统一核算并上缴所得税的办法,实行由县、市支行和大城市办事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体制,下放经营、财务、人事管理权限(这个原则也可适用于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都可以实行县支行独立核算。现在专业银行的总行、分行、中心支行都是管理机构,县支行是经营单位,实行三级管理、一级经营。讨论中,多数同志倾向于采用中国银行的做法。中国银行的总行、省分行,都设营业部,每一级都经营业务。这有利于把得力的干部集中到第一线,并使管理行自己深入业务实践,取得直接经验。
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银行,本来也是企业性质,但它还担负着国家金融行政管理机关的任务,可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二)扩大县市支行和大城市办事处的经营自主权,允许存贷挂钩、多存多贷,收支挂钩、多收多支,允许基层机构之间资金融通、横向调剂。流动资金贷款允许多存多贷,允许项目之间调剂。只有固定资产贷款,仍然需要逐级规定贷款限额,不得超过。
(三)县市支行在当地交纳所得税,免征调节税。因为当前国家流动资金、信贷资金紧缺,应给银行多留资金。网点建设和电脑化基金、干部教育基金应进入成本。银行交所得税以后,首先提留银行信贷基金、呆帐准备金,然后再提留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
(四)大中城市应争取在两三年内实现电脑化。要增加储蓄,加强服务,提高资金效益,解决开户难、储蓄难、汇兑难问题,非实现电脑化不可。为此,要允许网点建设和电脑化基金进入成本,保证以较快的速度实现电脑化。
(五)允许银行干部教育基金进入成本,以便抓紧干部轮训,提高银行人员素质。一方面要增加银行编制,留出10%左右参加轮训;另一方面要建立银行干部教育基金,以利于办好在职干部轮训,并委托大专院校培养金融干部。
(六)专业银行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管理,应采用企业的办法,定员定额。有多少结算业务配备一个会计员,有多少点钞业务配备一个出纳员,有多少贷款业务配备一个信贷员。有多少业务量,可以赚多少钱,增设一个银行网点。机构、编制、人员由专业银行省分行自行核定。给基层机构以用人之权、招工之权。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的总行则加强督导、稽核、检查工作。
(七)银行经费应制定银行成本条例,加以管理。现在银行经费是按行政单位人头费办法管理的,管得很死。今后应由专业银行总行制定银行成本条例,按企业对待,经国务院核定实施。
(八)银行职工实行行员工资制。建议由专业银行总行分别制定行员工资制方案,核定后实施。
(九)地方党、政机构要关心和加强银行的领导。基层银行独立核算、存贷挂钩、收支挂钩、当地交税后,将使地方关心存款增加和贷款效益,也关心银行盈利。但应同时要求地方尊重银行贷款自主权,遵守贷款制度、政策。
(十)银行认真实行经济核算,所有代办业务应当一律计算成本,合理收费。办理国库券、教育经费附加,也要收费。银行不应负担优惠贷款的贴息。谁安排优惠贷款,谁负责贴补利息。
原来赋予银行的行政管理、监督职能,应逐步转由行政机关自行负责,逐步减轻附加给专业银行的管理、监督职能,以便银行集中精力吸收储蓄,加强服务,提高贷款效益。
(十一)专业银行之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业务交叉,开展竞争,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前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投资体制改革,把建设银行办成世界银行那样的投资银行,以提高投资效益。二是支持社会集资,发展城乡信用合作,扶持民间信贷,建立资金市场。而扩大基层银行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则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有些同志担心基层银行有了经营自主权,有了存款就可以发放贷款,实行存贷挂钩、收支挂钩,会造成信用膨胀,重新出现1984年底信贷失控、货币发行失控的局面。实际上,1984年并没有实行基层银行收支挂钩,当时是全国银行吃大锅饭,利润统一上交总行,由总行拨下去,多收并不能多支。当时贷款失控,主要由于头脑过热,盲目追求速度,各部门各地区竞相要求专业银行扩大贷款,才造成了财政赤字、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而金融体制还没有改革,没有实行以存定贷,而是敞开口子供应资金,这才造成贷款失控、货币发行失控。把1984年信贷失控、货币发行失控归咎于金融体制改革,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反,金融体制改革恰恰有利于加强宏观经济控制。基层银行存贷挂钩,以存定贷,有利于宏观控制。银行存款是单位或个人暂时不用的购买力,银行把这些购买力借给企业使用,这是购买力转移,不会额外增加购买力。中央银行征收存款准备金10%,还使购买力每转移一次就削减一部分。因此,存贷挂钩,不会扩大购买力,不会扩大总需求。倒是在全国银行共吃“大锅饭”的情况下,基层银行没有钱就向总行借,总行向中央银行借,兴起1984年那种“跑步(部)向前(要钱)”之风,这才会扩大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后,要求当地依靠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以存定贷。基层银行将自觉地眼睛向下,千方百计吸收储蓄,增加存款,办好汇兑,把社会上流通的大量现金回笼进来,并认真办好贷款,提高贷款效益。这种改革是将宏观经济中增加储蓄、回笼货币、提高资金效益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是搞好基层银行的唯一出路。这是把宏观经济要求和银行经营、职工利益挂起钩来,从制度上为宏观控制提供切实的保证。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控制,并不要求削弱专业银行或捆住专业银行的手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央银行只要控制好对专业银行的贷款或拆款,就可以防止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运用西方三大手段,我国还没有具备必要的条件。因此应当简政放权,中央银行抓住对专业银行放款这个要害(专业银行贷款中资金来自中央银行的占40%),把相当于货币发行增加额的拆款,按工、农、外贸正常增长的需要,分配给各专业银行总行,责成其灵活调节。宏观控制力求简明有效,同时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把银行搞活,为搞活企业创造前提条件。
金融体制改革允许银行增加网点、购置电脑、干部教育经费等开支进入成本,会不会减少财政收入?问题的实质是:今后集中更多资金,有效提高资金效益,都得依靠银行,银行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四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且银行获得发展以后,每年可以多为国家提供上百亿元的资金。无论算大帐还是算小帐,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利多弊少,势在必行。
基层银行扩大经营自主权,是否需要削弱专业银行包括其总行和分行的管理机构?应当指出,旧中国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银行都实行分行、支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的总行仍然保有领导、监督和调整、调度资金之权,并没有因之而取消其总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设置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保险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农村经济、发展轻纺工业、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银行的总行在建行、创业、制定信贷方针、调度资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后,扩大基层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仍然需要发挥其总行、分行领导、检查、督促的作用,并进一步做好资金调度工作。我们必须既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能力,又加强专业银行总行和分行对基层机构的领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