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黎国局势战乱迭起 两伊战争逐步升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9
第6版()
专栏:

黎国局势战乱迭起 两伊战争逐步升级
朱梦魁 吕志星
结束内战与实现全国和解,是黎巴嫩人民的迫切愿望。然而,这个目标在1986年并未能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穆斯林与基督教两个教派在对于如何进行政治改革即重新分配国家权力的问题上各执一词,分歧颇深。去年年底,黎巴嫩穆斯林方面的阿迈勒运动、社会进步党和基督教派的“黎巴嫩力量”曾在大马士革达成“三方协议”。今年年初,基督教派认为“三方协议”对穆斯林让步太多而要求进行修改。穆斯林派则坚持,如果不同意政治解决就实行军事解决。“三方协议”的夭折,引起了基督教派内部火并以及与穆斯林武装的多次流血冲突。
全国和解陷于僵局,导致黎巴嫩政府内部的分裂,穆斯林部长们集体抵制总统的领导。叙利亚军队重返贝鲁特又加深了两大教派的分歧。叙利亚支持黎巴嫩政府实施“大贝鲁特安全计划”,收缴一切黎巴嫩人与非黎巴嫩人的武器,再一次激化了巴勒斯坦武装与阿迈勒运动之间的矛盾。5、6月间和9月底以来,贝鲁特郊区和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武装与阿迈勒运动展开大规模激战,伤亡惨重,迄今仍停停打打,难以平息。
以色列的军事袭扰加剧了黎巴嫩南部局势的恶化。以色列的部队、炮艇和飞机经常侵犯黎巴嫩南部,轰炸巴解组织营地和巴勒斯坦难民营,并扶植“南黎巴嫩军”,直接干预黎巴嫩局势。
由于内外错综复杂的因素,黎巴嫩危机恐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在中东地区的海湾一翼,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从相对沉寂转入激烈对抗,是今年两伊战场的主要态势。
今年2月,伊朗在南北两线发动“曙光—8”和“曙光—9”两大攻势,以多路重兵突袭的战术占领了伊拉克南端的石油港法奥,并进入伊拉克东北部的苏莱曼尼亚地区。伊拉克虽全力反攻,但法奥仍在伊朗控制之下。法奥之战是两伊战争以来最激烈的一役。据统计,双方死伤都超过一万人,直接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为扭转战局,伊拉克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今年4、5月间,伊拉克军队在加强全线反击的同时,进入伊朗境内,并一度占领了伊朗重镇迈赫兰和大片伊朗领土。6月底伊朗收复迈赫兰之后,双方在地面战场激战的同时,进一步展开“袭城战”和“油轮战”,不断破坏对方的经济设施和石油出口。至12月初为止,已有八十艘船只在海湾被炮火击中。
法奥和迈赫兰争夺战,标志着伊朗在地面战场采取全面攻势,稍占上风;而伊拉克被迫退居守势。但两伊战争的进程充分表明,任何一方都难以在战争中彻底取胜。
许多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不断作出努力,进行调解,以期早日结束两伊战争,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但由于双方停战谈判的条件相距甚远,致使战争至今未能平息。美伊秘密武器交易暴露后,引起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怎样才能尽早结束两伊战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