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墨海看弄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0
第8版()
专栏:

墨海看弄潮
王学仲
最近几年来,全国兴起了书法热。群众的爱好又促进了书法的兴盛,各种不同的流派纷呈,百花吐艳,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依我看,书法艺术大体可概括为三大流派:一种可称之为传统流派,传统流派有点象中国的京剧、西洋的古典音乐那样,依然以她的艺术魅力陶醉着今天的观众、听众;一种可称之为传统出新派,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有别于古人又独具面目的书派;还有一种是随着我国的开放引进艺术新潮的影响,出现了人数不多的现代书派,亦可称之为书法的“新潮派”。
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河南的一批中年书法家,就是我国书坛主流派的一个分支。他们冲跃在前,引起全国书界的注目,已经形成为主流派的一支劲旅。这一书法群体的出现,实非偶然。从河南历史看,代有才人,书家辈出。黄河的浩荡,嵩岳的巍峨,灵毓藏秀,悸动着历代艺术家的心灵,哺育过无数的巨擘大师,象秦之李斯,汉末钟繇,北魏郑道昭,直到清代的王绎,他们的书法翰墨,片纸只字,都陶冶着中原儿女,更何况中原又是碑版石窟的宝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学书者布满了学习赏鉴的碑廊。他们远挹魏晋风采,近接明清的余韵,学习着、思考着。更为重要的是,河南省领导对于书法艺术十分重视,老书家独具慧眼,在培养队伍、发现人才等方面措施得力,几年之内,果然培育出一大批书法精英。从这次北京的墨海弄潮展上十五名书家的作品看来,他们的书风新貌,使不少观众为之欣喜赞叹!
中原书家正确的学书道路,是促成他们较快形成鲜明的地方书派的主要原因。他们自称为墨海中的弄潮儿,这是富有深意的。它意味着首先要扎实地掌握书法基础,如同在墨海中游泳,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既要学习书法的字内功夫,还要精研字外的功夫,诸如哲学、历史、文学、美学。
难得的是,他们融今铸古,又放眼中外。我们看到张海的草隶,萧散平淡中具有说不出的引力;李刚田的篆刻,笃实寓于狂放之中;其他如王澄的矫健,李进学的疏朗,冯志福的飘举,以及其他透着河洛灵气的中年书法群,似乎每人都有一把打开书法灵庙的钥匙,根据他们各自的素质,对书法美进行着各自不同的追求与表现。这种追求既冷静又炽热,植根于历史传统,又追求现代意识,既不割断历史的传统,又不抱残守缺,因而他们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评者的美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