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心向老区——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1
第4版()
专栏:

心向老区
——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二三事
本报记者 晓渡
桔子红了,这是1986年的11月。江西省妇联为首都女记者赴赣采访团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让女记者与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的代表会面和座谈。女科技工作者介绍了联谊会成立后,她们奔赴老区扶贫的情况。
那是去年的11月。江西省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的会长符式珪、副会长于玉梅、杨素芬带领第一批女科技工作者到泰和县去服务。年事已高的老妇科专家符式珪带着她在省妇女保健院担任计划生育科医师的女儿李文佩,一到县里就听取了有关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方面情况的介绍。当她们了解到在老区,特别是贫困的乡村,有不少妇女疑难病症在当地很难医治时,符式珪就决定立即抓紧时间先看妇科疑难病症。在泰和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配合下,短短十来天时间里,她们就为十五位疑难病妇解除了痛苦。
作为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副所长、副研究员的杨素芬,她是带着自己和同事一起精心培育的1113号和M1460号早籼早熟、M1459号早籼中熟偏迟的水稻优良品种去老区的。她每到一地,都争分夺秒地与乡村干部和农技人员交谈,传授培育优良品种的技术。当时,县妇联和县老建办、科委、农牧渔业局正在老营盘水库举办一个养殖培训班,杨素芬应邀为大家讲课。
老区的许多乡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这也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省农技情报所应用情报室助理农艺师罗玉贞,主动担负起向老区人民提供信息的任务。她给泰和县科委和上圮乡提供了食品工业专题资料及浓缩科技信息、信息与开发等科技情报资料二百多份,还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可供技术转让的项目信息近三十个。
女同志既热情又心细。江西省农机研究所所长、联谊会常务理事金祖光和工程师周娅宝曾带着“如何生产适应山区人民需要的农机具”这一问题,走访了泰和县科委、县畜牧水产局、县联合收割机厂以及役奶兼用牛饲养专业户。她们了解到老区人民在农业机械方面,最需要小型奶制品设备、饲料加工设备、食品机械、小型农机具产品开发等。她们还认为,大力发展役奶兼用牛是泰和人民致富的一条好渠道,在全县范围内可以普遍推广。于是,向县领导提出了这项建议。
这些女科技工作者为支援老区的开发建设办实事,开了一个好的先例,她们的行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