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价格不适渠道太乱方式陈旧 浙江省中药材收购大起大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2
第2版()
专栏:

价格不适渠道太乱方式陈旧 浙江省中药材收购大起大落
编者按 说起抓药难,北京一位中医师苦笑说,过去按病给药,现在按药开方。药不全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平心而论,不能全怪药店。药材的生产和流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的是赚钱多的一哄而上,赚钱少的弃如敝屣。如此厚此薄彼,配药怎能不难?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为保证供需大体平衡,对药材的生产、流通加强宏观控制和协调管理十分必要。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市场报报道:记者从浙江省有关方面获悉,该省部分中药材今年收购大起大落,供需矛盾突出。属于浙江八大名药材之一的萸肉,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医药部门收购不到;而另一种药材白朮,销路不振价格下跌,在产地大量积压。记者在杭州、绍兴、萧山等地医院和中药铺看到,中医急需的治疗性药材严重脱销,病人拿药方抓不齐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据浙江省卫生厅、医药商业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中药材收购所以大起大落,一是由于价格因素影响了药材生产。现在,大多数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花工大,收利微,农民一般都不愿再经营;而个别销路好,价格高的药材,各地又盲目一拥而上。闻名全国的杭白菊,前几年能卖十多元一斤,各地起而效仿,今年产量猛增,销价跌至以前的十分之一,严重积压。
二是收购渠道多而不稳。前几年不受重视的萸肉,今年外贸、土产等部门都前往争购,价格一下上涨15%,为争货源,有些单位还采取了价外加价刺激药农的作法。受国家指导价限制、直接为中医界提供药源的药材收购部门,面对抬价抢购的局面,一筹莫展。与之相反的情况是,去年多家都争购白朮,连无照药贩也插手倒卖,鲜白朮还在地里就被人拔了买走,而今年却谁也不收,药农叫苦。
三是收购方式陈旧。现在,药材收购部门还沿用五十年代的老办法,让农村供销社代为收购。中药材收购品种多、批量小、手续繁、技术性强,加上分装打包,又脏又累,不到10%的手续费根本不能调动供销社收购的积极性。浙江省有数千个药材品种,供销社愿意经营的才一百个左右。以前供销社与农村社队订收购合同,现在要面对千家万户,零碎分散,一些供销社更不愿干。
浙江省药材收购部门普遍认为,药材收购大起大落,反映了生产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失却了必要的宏观控制。中药材供应不但有经济效益问题,更有社会效益问题,有关部门不可掉以轻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