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蒋建宁、许晓平提出:要重视危机感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2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蒋建宁、许晓平提出:
要重视危机感教育
十一月十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蒋建宁、许晓平的文章,论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危机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文章说:长期以来,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危机感教育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文章说,危机意识是一种心理素质,指的是主体经常地从外在环境中体验到危机或挑战的心理习性。这种意识或习性,对于主体适应和改造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能使主体心理上经常保持应急状态,从而维持最佳动力水平,即主体通过对外在环境蕴含的危机和挑战因素的清醒意识,从而激发出迎接危机和挑战的内在动力。
作者在文中还认为:危机感教育,就是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创设相应的刺激环境,展示事物的危机因素,以促使主体危机意识的形成。这种刺激环境并不是虚构的。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人类现在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核扩散等众多的全球性危机;我们作为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抓紧时机,我们将远远被抛在人类进步的后头。这些十分现实的危机因素,为我们进行危机感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生动的素材。
在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常常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感。所谓责任感,就是受教育者对面临的使命或任务的自觉意识。我们时常说,一定的使命和任务总是与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和条件相联系的。没有对环境和条件的清醒认识,所谓的责任感只能是外在的,空洞的;同样,对客观的环境和条件总是抱着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而缺乏对现实危机的切身感受,这样的责任感只能是肤浅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责任感教育应该以危机感教育为前提。
作者最后指出: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往往热衷于给教育对象描绘一幅超现实的真善美的图画,以此来掩盖现实的危机。殊不知,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中的一员,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同样在为他们构造另一幅图景。当两幅图景相冲突相矛盾的时候,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也随之产生,由此,难免对政治思想教育系统产生不信任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