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纺织部长的“开场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3
第2版()
专栏:

纺织部长的“开场白”
新华社记者 李安定 本报记者 莫新元
深圳。12月16日。华联公司第三次董事会。当纺织部部长吴文英步入会场时,人们的视线立即集中在她穿的那套衣服上。这是一套浅驼色西服套裙,西服样式,却吸收了中式旗袍的特点和民族装饰手法。剪裁十分可体,领子和前襟还滚了一道咖啡色边。穿在身上,显得那样高雅、洒脱,给这位女部长平添了风采。吴部长自信而风趣地问:“同志们看我这身衣服怎么样?”见众人啧啧称赞,她乘势把谜底揭开:“其实这衣服用的是普通的中长纤维面料,只是请一位青年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中长纤维!就是在不少地区滞销的中长纤维!”会场上的“老纺织”们此刻才明白了吴部长的良苦用心。原来她是用现身说法,再次向人们展示一条本来很简单,而在现实中又常被忽略的道理:面料离不开服装,服装离不开面料,而人的设计和加工,则是二者巧妙结合的关键因素。
吴部长这个别具一格的会议“开场白”,也是经过她“精心设计”的。参加华联公司这次董事会的,有全国十八个省市纺织厅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是研讨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吴部长说:“我们的纺织品出口,差距在哪里?主要是产品深加工不够。南朝鲜、台湾纺织品出口中,服装占60%,香港更高,占85%,而我们仅占40%左右。而且人家的服装都是中高档,时装多。我们出口的服装大都是中低档,多数是三衣;睡衣、衬衣、工作衣。最近国务院决定把服装划给纺织部管,目的就是要实行面料、服装一条龙的管理体制,以服装为龙头,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加工深度,扩大出口。”
为了给与会的“老纺织”们增强对服装的感性认识,吴部长还为会议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请青年女服装设计师李艳萍为会议举办了一场服装表演。舞台就设在会议住地的大厅里,虽没有齐全的音响和多彩的灯光,气氛却十分浓郁。一位姑娘穿着一件彩虹般的旗袍走出来,旗袍的正面用酣畅的书法题写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字样。她的出现,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吴部长一边看表演,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自己的见解。她介绍说,今年10月她在英国访问时,曾看到一家商店卖时装时还配上项链和袜子。“人家不是硬性搭配,而是为顾客提供最佳的选择。”部长的思路沿着这方向打开:她提出,搞服装要有配套观念。首先要把服装款式设计同面料设计结合起来,还要通过开展横向联系,组织专厂和定点生产,把钮扣、拉锁等辅料及首饰、挎包等服饰品配起套来,提高服装的档次。
走出会场,吴部长在深圳和珠海参观了不少服装厂。这些厂都是以加工出口服装为主的,与内地的服装厂相比,它们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小批量、多品种。蛇口工业区的一家丝绸服装厂的陈列室里,挂满了琳琅满目的丝绸服装。一位随行同志在赞赏之余,不无遗憾地表示这些衣服恐怕内地无法穿出来。吴部长立即笑着对他说:“看来你比我保守,我看这些衣服大部分内地都能穿。服装界要破除旧观念,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文艺理论界不是有句口号,叫‘百家争鸣’吗?我们服装界也应该提倡一个口号,叫‘百花争艳’。没有百花争艳,就迎不来万紫千红满园春色!”
在返回北京的前一天晚上,吴部长特意抽空参观了广州的服装夜市。吴部长徜徉在喧闹的服装海洋中,她一边细心观看商品,一边询问价钱。她拿起一件白色女套衫,一问售价,竟高达75元,不由得驻足研究起来。她说:“这套衣服面料很普通,卖的就是款式。”回到住地,吴部长深有感触地说:“服装的关键是款式。现代社会,服装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国外,质地相同的服装,款式好坏售价能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不久前,国务院决定,服装业划归纺织部领导。服装业在关注着新“婆婆”的动作。人们也在期待着服装业的新局面。吴文英部长这次“亮相”,也自然被大家看做是接受新任务后的“开场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