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杨”专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3
第2版()
专栏:“三北”绿化群英谱

“杨”专家
颜建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兴安岭到阴山,凡有新栽林,就有金志明培育的杨。白城杨、白城小黑杨、白城小青黑杨、白林一号杨、白林二号杨——这些无性系良种杨树,耐寒、耐旱、耐瘠薄,就象它们的培育者一样性格顽强。
老金是吉林省白城地区林科所所长,文化大革命前,他为了培育出适应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杨树良种,自愿从长春来到素有“八百里旱海”之称的白城地区,用欧洲黑杨与当地小青杨、小黑杨杂交。他惨淡经营,历尽千辛万苦才搞起几个颇具规模的苗圃。十年浩劫一来,金志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一个造反派头头说:“你一会儿搞欧洲杨、欧美杨,一会儿又搞俄罗斯杨,这不是搞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是什么?”金志明压住怒火,答话却棉里藏针:“杨树叫什么名儿不打紧,只要是好种就行!”“哼!你还嘴硬!”造反派把他赶去劳动改造。
劳动,倒不怕,可怕的是中断科研。每天干完活,他总要去苗圃转转。为了他心爱的杨树,他低声下气地去求造反派让他扩大试验地。好不容易说成了,但不拨经费。金志明转而去求农民。老乡们听说他那些品种的生长率和单株材积都比当地树种高出两倍,喜得又出人又出地,帮助他办苗圃。就这样,金志明在洮安、双辽、扶余三县办起六个苗圃,每个苗圃约摸六公顷地。尽管这些苗圃所在地土质和气候条件极差,但杨树苗却长势良好。到1972年,就有五个新品种基本培育成功。
1978年,老金的白城杨和白城小黑杨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上马,他培育杨树新品种的劲头更足。1985年,他的白林一号杨和二号杨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行们夸他聪明,他不以为然:“我主要是没有中断试验。如果“文革”那几年我躺下了,就是再聪明也拿不出成果来!”怪不得他被林科所同志誉为具有“白杨风格”的杨树育种专家。白杨的突出风格,就是一个“韧”字。
与杨树结下不解之缘的老金,现在又在培育更加耐旱的白林三号杨等几个新品种。我由衷地相信,他一定会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