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人情礼已成农民一大负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4
第4版()
专栏:记者来信

人情礼已成农民一大负担
新华社记者 周振丰
一位过门的姐姐允诺弟弟过二十岁生日时,送他一件呢料上装。弟弟过生日了,可这位姐姐攒的钱还不足以买一件呢料上装。好心的丈夫劝妻子将家中仅有的一段布料拿去作贺礼。这位姐姐满面愁云:弟弟过生日,亲友一定重礼相送,而自己连件象样的服装都拿不出手,情面丢尽。一气之下,服农药身亡。
这是今年7月,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一场悲剧。一个淳朴善良的农家妇女,就这样被一笔无情的“人情债”夺走了生命。这种事说明:人情礼已成为农村的一大社会公害。记者最近去江苏农村采访,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向记者诉说,目前农村人情风大有日趋盛行之势,送人情的名目五花八门,过重的人情礼已成为农民的又一大社会负担。人们反映,目前各地对减轻农民对国家和集体的负担十分重视,但对农民相互间因送人情造成的人情礼负担,还没有引起重视。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说明,仅1至9月,全省十一个市的三千四百个定点调查的农户,户均现金人情礼支出(不含实物)高达九十五点八元,人均高达二十二元多,已达到去年一年全省农民人均上交国家农业税和集体提留的标准。
据各地介绍,目前农村婚丧嫁娶请客送礼已是“家常便饭”,就连孩子生日满月、子女升学就业也要操办“出份子”。个体户开店、办厂举行“招待会”,也得前往“贺喜”。大操大办最突出的,要数男女青年结婚和砌房造屋。农民花七八千元盖三间瓦房,有一半钱花在“吃喝”上。江阴县对七对农村青年结婚作了调查,平均每对结婚费用高达七千四百多元,最高的一户已超万元。其中40%用于办酒席招待。农民反映,今日张家请,明日李家宴,一家喜事百家礼,四邻难过“人情关”。遇到干部操办,农民送礼已不仅仅是绸被面子,而是呢料、毛毯、收录机甚至电视机,礼金从十几元涨到几十元、上百元,相互攀比“抬价”,以示“豪阔”,拉拢关系。
沉重的人情礼负担,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一些农户将大笔资金用于送人情,农业的投入被削弱。南通市调查的七百个农户,1至9月,现金人情礼支出占现金总支出的7.5%,而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仅占0.8%。这对生产是极大的影响。一些收入低微的农户,不得不借债送礼,“酒席桌上笑嘻嘻,生活困难苦面皮”。因送人情而发生口角和纠纷,影响家庭和睦和团结的,为数并不少见。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