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种子何以不萌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5
第2版()
专栏:短评

种子何以不萌芽?
种子贮存着生命。但如果没有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无论怎样优良的种子,也不会生根萌芽。这个道理说来很简单。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与此相类似的简单道理,有时却可能不被人所尊重。
拿国营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划小核算单位,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一项改变国营农场长期“一死二穷”面貌的突破性措施,方向是正确的。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同是办家庭农场,结果却很不相同。既有一批象尖山农场这样的单位,家庭农场办起来了,越办越好,站住了脚;也有一批象尖山周围几个农场那样的单位,改了一阵子,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中途而废,恢复老样子。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志既没有认真地实施这项改革,退回去后也没有认真地总结教训,反而以此为据,断言国营机械化农场不能办家庭农场,否定这一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就未免失之偏颇。
如果说这项改革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那么它的萌发也是需要条件的。不仅需要敢于改革、坚持改革,而且需要正确的策略。假如本来就思想不通,别别扭扭,做起来又三心二意,动不动就打退堂鼓;或者虽有改革的勇气,却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办法,就不会取得改革的成功。那么,你能说改革本身错了,说这颗种子没有生命力吗?如果说这颗种子没有生命力,为什么它又能在尖山农场这样的地方萌芽生长呢?
尖山农场的实践,不仅证明了国营农场办家庭农场的正确性,而且说明,一项改革一旦展开,必须坚定不移地朝前推进。把旧体制改成新体制,中间有个过渡阶段,需要百折不挠的韧性和艰苦的努力。改革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只有通过深入改革才能解决。改革的成功,往往包含在“再努力一下”的坚持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