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养鱼能手学卖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5
第2版()
专栏:在商品经济的大课堂里

养鱼能手学卖鱼
毛国良
(过去,我们常说“产供销”;近来,有些人把它倒过来了,开口就是“销供产”。这反映出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广大农民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从把生产放在第一位,改为把销售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把市场放在第一位,是个深刻的变化。下面这个养鱼能手学卖鱼的故事,是这场变化中的一个小插曲。——编者)
浙江省江山县礼贤乡泉塘后村农民毛祥炎,养鱼有四五十年历史。他承包村里的水库养鱼,平均亩产都是二百五十多公斤。周围群众称他“养鱼能手”。想不到,这位养鱼能手却在卖鱼中碰到了新问题。
一次,毛祥炎一大早捕到了五百多公斤鲜鱼,运到衢州市场。谁知,那里鲜鱼多得不得了,鱼价还不如江山县好。他马上将鱼货运回江山县城,来回近百公里,气温又高,原来的鲜活鱼变成了死白鱼。结果,每公斤只卖得八角来钱,比在衢州卖还少收入四五百元钱。(不会做生意,有东西也卖不出个好价钱。这个教训说明,对一个商品生产者来说,经营技巧比生产技术还重要;埋头生产,不问市场,不懂经营,势必要碰钉子。——编者)从此,毛祥炎每次走亲访友,或到县城办事,都要去集市上转转,了解鲜鱼上市的数量、价格和销售情况。
不久,毛祥炎发现,他们那一带城乡市场除几个节日鲜鱼较多外,平时很少有鲜鱼露面,群众难得买到鲜鱼,价格也较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他一改过去捕鱼大小一锅端的老习惯,先后置办了专捕大、中、小鱼的三副鱼网,实行捕大留小,轮捕轮养,均衡上市。(过去,春养冬捕,集中上市,因为那时养鱼的少,平常买鱼的也不多。如今养鱼的多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希望经常吃到点鱼。实行轮捕轮养,正符合了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编者)
毛祥炎每次把鱼捕起来后,用拖拉机直接运到市场,鱼儿鲜活,价钱就好,很快销光。他算了算,去年鱼增产不多,收入却比上年增加两千多元。今年尽管鱼市竞争激烈,毛祥炎的鱼始终很俏,效益也比去年好。他说:“我养了一辈子的鱼,现在才初步学会做鱼生意。这大概就是报纸上常讲的单纯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