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我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 吴克坚同志在京逝世 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5
第4版()
专栏:

我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
吴克坚同志在京逝世
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举行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吴克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12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向吴克坚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胡耀邦、陈云、彭真、邓颖超、习仲勋、乔石、杨尚昆、胡乔木、陈丕显、王兆国、宋任穷、伍修权、陆定一、王鹤寿、彭冲、王任重、朱学范、叶飞、谷牧、张劲夫、宋平、康克清、吕正操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安全部、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和湖南省、平江县领导机关等送了花圈。
习仲勋、乔石、宋任穷、彭冲、荣毅仁、叶飞、张劲夫、康克清、屈武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吴克坚同志生前友好共四百多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吴克坚同志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五四”运动时期,他在当地发起组织“乐群书社”等进步团体,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于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吴克坚同志受党的委派去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宣传湖南工农革命的形势。是年秋,他返回湖南,积极参与发动和组织农民武装参加北伐。1927年,他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政治部主任、中共平江县委书记。当年4月,他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马日事变”后,吴克坚同志抵制了陈独秀右倾投降路线的“交枪”命令,保存了平江一千多人的农民武装,使这支队伍后来参加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暴动,成为以后井冈山工农武装的一部分。
1928年,吴克坚同志到武汉工作,任中共汉口市三区宣传委员。1930年以后,他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6月至1936年春,吴克坚同志到苏联莫斯科国际列宁学校研究班进修,并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6年4月,他去巴黎任我党创办的《救国时报》(巴黎版)总经理,同时兼顾旅欧华侨的统战工作,组织进步华侨参加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
“七七”事变后,吴克坚同志应周恩来同志电召回国参加抗战,先后任中共长江局副秘书长,《新华日报》总编辑。1943年8月,吴克坚同志到延安,1945年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克坚同志随周恩来等同志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参加了国共和平谈判工作。1946年后,吴克坚同志又一次深入到上海、江浙等敌人心脏地区负责党的地下工作,直接组织和领导党的对敌隐蔽斗争,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迎接全国解放建立了功勋。党中央对吴克坚同志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多次嘉奖。
上海解放后,吴克坚同志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共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上海联络局局长、华东对资改造第六办公室主任等职。
十年浩劫中,吴克坚同志被康生、江青等人诬陷为“叛徒”、“特嫌”,遭到残酷迫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克坚同志得到了平反。1980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吴克坚同志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克坚同志大革命时期投身革命,为共产主义奋斗了六十多个春秋,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附图片)
吴克坚同志遗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