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冰洲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5
第8版()
专栏:

冰洲石
韦野
我的书橱上,放着一块只有火柴盒大小的方石。
这块方石与众石大不相同,不属卵石、枕石、片石、条石,奇特得简直使你不敢相信它是石块,倒象玻璃砖或透明的盐巴。我曾把它镶嵌起来支在写字台上,象一面镜子熠熠闪光。更为奇妙的是,它被失手掉在水泥地板上,没有摔碎,反而分解成数块形状完全相同的本体,只是有大小之区别。如若再分解,仍然依次而小,却不改变其形状。每遇客人询问,我就夸耀它的玲珑剔透,神奇变幻。把它放在报纸上,你可以从上面看到里边的字全是重叠的,字的形态给你以立体感。照什么都一样,不变这种透视规则。凡是在我这里初次观赏它的客人,无不惊羡。
得到这块石头,要感谢它的主人曾带领我们数人徒步攀登承德县的乌龙矶群山。正值炎热的暑期,沟深坡陡,山道嶙峋,大家涉水爬坡,拄着柴棍,汗流浃背地直上山顶。主人彭本贺是位普通农民,是这里最早认识这种宝石的人,也是宝矿的第一个开采人。他十分熟悉山路,带我们爬到山顶,指着眼前的一个坑洞,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两年前发现宝石、开采宝石的地方。这里群峰环视,岩层倾斜,秃兀的山头没有树木,没有水源,一片原始风貌。顺着矿洞的岩路,可以看出这种宝石的矿貌仿佛山中的金矿床,是一条伸延到整个山脉的成层次的石岩,宝石便藏在这石岩里,开采起来谈何容易。大家的兴趣自然转向主人的介绍。他是怎样发现此处有这种矿石的呢?
原来彭本贺也是一位爱石者,自幼长在山沟,看惯的秃山乱石并没有使他望而生厌,反倒处处留心石的色彩、构造,爱用各种石料美化自己的家院,那花池、花垛、窗台、锅沿都聚集着山石的精华。那捣蒜的石臼、石锤,也雕凿得秀润多彩,流光泻霞。对石类的浓厚兴趣,使他超越于一般山里人的情致,幻想从石头里获取价值。
其实这种宝石的发现,也是偶然的。他说他要感谢他好玩石头的兴趣。那时他们在山上大搞基本建设,休息中他拣石子扔着玩,忽然看见那高坡裸露的山石上在秋阳下闪出一束白光,想必是莹石的光色。他顺着光亮走去,发现是一块菱形的石头,洁白,透明。他拣起来转转,折射出一抹红,一抹绿,一半紫,一半蓝。他猜测可能是钻石,但又不象。他爱惜地装进衣袋里,随后到百里路远的省地质队找工程师辨认。“或许是冰洲石吧?”没有确定,便去矿产管理局请人鉴定。“要真的是冰洲石,可比金子还贵哩!”在众多科技人员的帮助下,终于确认出这是冰洲石,而且是国内最高质量的冰洲石。彭本贺的心踏实了,创业的希冀在心里勃勃欲出。
可是,冰洲石这个名词对他这个普通的山里农民来说是多么的生疏。他哪里知道这种石块具有最高的折射率,是高级化学原料,是光学仪器上偏光棱镜的极为重要的材料,是尖端科学中的航天工业不可缺少的设备,其价值每公斤以几万美元计。我国只有南方一地出产,而且质量不及此地的。至于冰洲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其晶体为什么多产于玄武岩的孔洞方解石脉中,他就更茫然了。但他的求知欲促使他不畏惧,不退缩,为掌握这种宝物,学会开采与加工,他数次奔波于承德和北京之间。在北京天文台和国家水晶管理处的指导帮助下,终于学会一套高超的冰洲石加工技艺,而且打开了一举致富的灿灿销路。
随着冰洲石的开采,副产品方解石大量出现了,农民肩挑车推,源源不断地从山上山下运往乡里的加工厂。过去,方解石垒猪圈、盖茅厕、填坑铺路,今日变成比面粉还贵重的佳品,圈在院内,放在车上,算着筐数,创造着日劳动最大价值的成果。
这新陈之变多么生动,多么有趣!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冰洲石在开采的时候,一下子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彭本贺的爱石癖成了人们的美谈,成了受尊敬的嗜好。他岂只是“玩”石呢,这玩中不也蕴积着一种美的追求吗?
 现在,吉林长春光学仪器研究所在这里专门帮助建立了冰洲石研究所,随着工作的开展,山里人似乎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理想的而又现实的世界。他们开始象哲学家一样了,敢于发出呼唤和感叹:靠山吃山并非是一句空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前,它会给你开创你想象不到的新生活。
见到冰洲石及其矿藏,我们这些观赏者们满意了。这石头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临别,主人分别赠给我们一块冰洲石的次品,作为留念。这就是我那个火柴盒大的石块的非凡的身世,珍贵的价值,能使我不向客人们炫耀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