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谈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6
第5版()
专栏:

谈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叶稼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没有沿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而使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
怎样理解这一点?本文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共产主义在不同的范畴里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它可以指一种社会制度,它可以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也可以指一种社会运动。对于共产党人和接受了共产主义的其他人来说,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最高理想,这种理想建筑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鼓舞和指引人们按这种规律的要求,一步一步地为其最终实现而奋斗。
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产主义者必须同全国人民一起为实现这个共同理想而奋斗,这也就是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者在为完成当前任务中应该是最忠诚、最积极、最自觉的参与者。共产主义者有义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切实的有说服力的宣传来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但不能提出超越现阶段历史要求的其他任务,不能把共产主义思想作为全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要求。如果硬要这样做,其结果,或是流于空谈而损害共产主义的名声,或者挫伤多数人的积极性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
关于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时,就明确指出:“它(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页)今天回过来再读这句话,它是何等深刻啊!马克思逝世以来的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中,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也早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发展:有些原理和具体的结论过时了;新的原理和新的结论产生了;更多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放在我们的面前;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证明了自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决不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现成答案,也不是用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来要求全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是指我们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分析和解决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是实事求是。我们对这一点运用得越熟练,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越大,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的贡献也越大。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
  由此可见,《决议》没有沿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法,采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其实质在于,党不能在现阶段就以共产主义的标准去要求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党又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这种建设。这是正确地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这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和党员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认真深入实际,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关于现实的任务与共产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有精辟的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说:“在现时,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但是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把二者混为一谈,无疑是很不适当的。”(《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396—397页)
今天重温这一段话,对于我们更好理解《决议》的精神,特别是理解《决议》既坚持十二大精神又有重要的发展,是有深刻意义的。
这里,有人可能要提出一个问题:党的中央全会对党代表大会的提法有所改变,这是否符合党的组织原则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不能说一种提法一经党的代表大会通过,就不能对它的正确性作任何讨论,否则下次代表大会怎么会提出新的提法呢?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的决议,在下届代表大会之前,中央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得不作出必要的修改,是常有的事。”他又指出,按照党的纪律,对于党代表大会一些提法的讨论,“除了中央已经正式决定的以外,应该限于党的适当的会议,不应该超出这个范围。”(均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169页)这是总结了党的历史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反映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一种正常现象。
《决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好教材,值得我们反复思考,深刻领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