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渴望和平统一的心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6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渴望和平统一的心声
本报记者 徐宝康
车出平壤,南行二百公里,便是朝鲜高丽时代著名的古都开城。最近,记者到那里采访,听到开城人民日夜盼望骨肉团聚,争取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心声。
清晨六时许,列车一声长鸣,抵达本来并非终点的“终点”站开城。再往前,就是那条冷酷地把朝鲜半岛分割成北南两部分的军事分界线。四十年前,这条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一直延伸到釜山,然而由于国土被人为分裂,现在铁轨已经布满了铁锈!
开城三十万人口中,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家饱尝着骨肉分离之苦。在紧靠分界线非军事区的和平里合作农场,三百五十户中有一半人家被分隔在南北两地。四十五岁的农场员韩允京和他妻子金容淑向记者倾吐了多年来隐藏在内心的痛苦:一九五零年他九岁时,父亲被骗至南方,至今杳无音讯。三十六年过去了,他们的女儿已经长成二十一岁的大姑娘,可至今还没能叫过一声爷爷。妻子金容淑的遭遇更加凄惨。她六岁时,父亲到汉城跑小买卖,临走时抚摸着她的头,答应她几天后就回来。谁知由于军事分界线的划分,再也没有看到父亲回来。母亲那时领着三个孩子,又怀孕在身,真是孤儿寡母、困难重重啊!在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一家如今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四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了。她母亲六十寿辰那天,儿女们都来祝寿。母亲说:“要是你们父亲得知咱们还会有今天,该多高兴啊!”
遭此不幸的何止韩允京一家。住在开城市满月洞的禹银福身世同样辛酸。她今年三十六岁,出生在汉城市的一个工人之家。出世不久,母亲病逝,父亲把她送到开城岳母家抚养。打那以后,父女再也无法相聚。光阴似箭,禹银福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思念南方的父亲,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寄去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在一封信里她写道:“今年,十岁的光赫和六岁的英姬常问我,咱家怎么没有外公呢?每当这时,我的心就碎了。爸爸,新年快到了,我为您准备了一套新衣裳,您的外孙向您敬一杯酒,请您接受女儿和外孙的心意吧。”多么感人的骨肉之情呀!
人为的分裂造成了千家万户的离别。这种悲惨的局面再也不应继续下去了。一九八四年,随着朝鲜北南双方对话的进展,实现了北方向南方灾民提供救灾物资的援助和南北双方艺术团和故乡访问团的互访。这是南北分裂四十年后第一次实现的人员来往和交流。开城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千奇贤激动地对记者说,“它象一股春风温暖了南北同胞的心,给渴望和平统一的全体同胞带来新的希望”。可惜,这个势头没能继续发展下去。
最近一年,尽管朝鲜北南关系出现了起伏和曲折,但缓和、对话和统一是人心所向。千奇贤满怀信心地说:“虽然通向和平统一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是的,这样的一天,无疑是要来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