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潮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6
第7版()
专栏:岁末回顾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潮流
王崇杰
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势头方兴未艾。各国在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及改进管理的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改革的具体进程和作法也不尽一致。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阻力。
当前在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普遍的潮流,而且改革的势头方兴未艾。这次改革潮流是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以来逐步展开的,今年又有了显著的发展。一年来东欧一些国家先后举行的党代表大会,都在经济改革方面进一步作出重要决策;苏共二十七大也确定对整个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同过去相比,这次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这次改革潮流的普遍兴起绝不是偶然的。苏联高度集权的、指令性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弱点和弊病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普遍地遇到严重困难,有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有的出现停滞状态,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和主观决策上的失误以外,根本的问题是经营管理体制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都急需从粗放(外延)发展转向集约化(内涵)发展,但是旧的经济体制妨碍实现这种艰巨而复杂的转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旧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加速科技进步的要求。显然,全面和深入改革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和客观现实提出的强烈要求,带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匈牙利从一九七九年起重新加速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围绕着实现对外经济平衡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经过认真的准备,今年改革了企业的组织体制,企业建立了新的领导形式——企业委员会;开始实施企业破产法;积极改革银行和信贷体制,以便逐步建立起比较活跃的金融市场。
波兰在八十年代初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在非常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从一九八二年一月起实行以“三自”(企业自主、职工自治、自负盈亏)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颁布一系列有关改革的法律和条例。今年七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十大决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改革,并且使其转入第二阶段”。
保加利亚从一九七八年开始推行新经济方法和新经济机制,在农业领域广泛实行承包制。今年四月保共十三大决定,“经济组织实行社会主义自治”,企业“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工作,在国内外市场进行竞赛和竞争”。并且正在积极准备改革价格制度和工资制度。
民主德国一九七九年颁布了联合企业法,扩大联合企业的自主权。今年又决定,将进一步扩大把科研、生产和销售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合企业的权限,使其自筹和自己决定部分投资。与此同时还逐步调整价格体系,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制。
罗马尼亚一九七八年发表了《完善财政领导工作和计划工作的决议》,扩大了企业的权限;一九八零年制定了《新财政机制》;一九八三年开始实行企业通过吸收个人入股筹集基金;今年一月起各级地方行政区一律实行财政包干和自筹资金。
捷克斯洛伐克从一九八零年以来实施完善经济体制的“整套措施”。今年三月捷共十三大提出要逐步改革经济体制,完善中央计划工作,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捷共中央和政府正在加紧制定改革的方案,从明年起将在一批企业逐步试验。
苏联共产党中央和政府今年通过一系列决议,积极探索改革的具体途径,不断扩大改革的范围。在工业领域,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加强企业对最终成果的责任的“大规模经济试验”,今年已扩大到占全苏工业总产值一半的企业,从明年起将在全国进一步推行。同时从明年开始将在化学和石油机器制造部等五个工业部所属的全部企业和其他一些企业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企业自负盈亏和自筹资金。在农业领域,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并且积极推广作业队和作业组集体承包制以及家庭承包制,国家转向主要通过经济方法来领导和管理农业企业。在物资供应方面,积极推广生产单位和用户在合同基础上的横向联系。明年还将在整个生产部门改革工资制度。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已授权二十二个部和七十个联合公司与企业从明年开始直接经营进出口贸易;并且将同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以及建立联合企业等。在管理机构上,为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已把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生产部门分别组成经济综合体,建立了进行统一领导和协调的中央机构,在工业部门加速从三级管理体制转向两级管理制。
总的看来,近些年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及在改进管理的组织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当然,它们也面临着许多共同性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使计划和宏观管理科学化,如何根据客观规律来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如何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应有作用,如何充分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如何建立本国经济同世界市场的合理联系等。但是由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历史传统互有差别,所以改革的具体进程和作法也不尽一致,各国都在努力建立适合于本国实际的经济模式。多样化,这是当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苏联和东欧国家所进行的初步改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当然,各国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改革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改革的进程如何将对这些国家今后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