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忧中有喜 喜中有忧——1986年我国乒乓球运动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7
第3版()
专栏:岁末回顾

忧中有喜 喜中有忧
——1986年我国乒乓球运动述评
本报记者 刘小明
中国乒乓球运动在不平静中度过了1986年。今年的乒坛大赛以第一届亚欧对抗赛开始,以第二届亚欧对抗赛结束。除了这两次比赛外,中国男队主力选手还参加了世界杯赛、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五次大赛中,我国运动员有三次打得较好,两次成绩欠佳。而最令人注目的是,中国男女队在亚运会团体赛中双双败给南朝鲜队,这种情况十三年来第一次出现,难怪人们闻讯后无不感到震惊。
外国人称我国为“乒乓王国”,中国体育的起飞就是从乒乓球最先突破的。多年来我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使大家形成一种心理,觉得乒乓球项目拿世界冠军是理所当然,没有什么稀奇的。公众对这项运动的热情渐渐地下降,舆论界也不怎么重视对乒乓球的宣传了,甚至在体育界,人们也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其它项目上。同时,成绩也掩盖了我国乒乓球界缺少技术创新等问题。今年,潜伏的“危机”终于暴露出来,亚洲少年锦标赛上中国队的失利,清楚地表明了我国高水平后备人才的缺乏;中国队亚运会受挫,更使人们感到世界乒乓球正在迅速发展,不仅在欧洲,就是在亚洲,中国乒乓球都面临着越来越强硬的挑战。
警钟响起之后,犹如发出一道动员令,调动起上下各方面的积极性,重新关注我国乒乓球运动。在深圳举行亚乒赛时,一下子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名各级乒乓球教练员前去观摩,了解乒坛新形势、新技术。另外,有关方面已考虑把乒乓球列为下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比赛项目,与此相适应,许多省市开始恢复前几年撤销的体校乒乓球班。新的形势也促使国手们不顾征战疲劳,以新面貌投入紧张的冬训,迎接迫在眉睫的第三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冬训的质量和自觉性好于往年。所有这些应该说是我国乒乓球受到挫折之后出现的可喜现象,可谓喜从“祸”来。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国乒乓球已度过“危机”,真正的惊涛骇浪还没有到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著名教练李富荣最近谈到,过去历届世界锦标赛中国乒乓球队都有新人涌现或者有“秘密武器”。可是,第三十九届中国队能不能冒出一鸣惊人的新秀,现在还很难讲。而其它队目前出现了好几位二十岁左右、水平相当高的年轻选手。如果我们还是靠几位早已被别人熟悉的名将上阵,就不可能出奇制胜,只得靠实力硬拚。
发球抢攻和反手攻球技术以往是我国选手的特长,现在却成为外国运动员对付我们的“法宝”。亚运会和第二届亚欧对抗赛上,中国选手在这两方面,特别是反手吃了不少亏,确实要认真研究对策了。反手攻球一时不好掌握,那么是否可以把曾用过的拨、撩、挤、快压、推下旋以及变线等技术再加以改进提高呢?总之。当对方压住我们反手时,要拿得出对付的办法。
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不创新就要落伍。当然,创新不是说一说就创出来的,只有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会逐渐发展新技术。我国乒乓球界奋斗了二三十年才创出领先于世界的局面。其它任何一个国家的乒乓球运动都不拥有象我国这样雄厚的基础,我们要扬己之长,保持并发展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决不能让优势在自己手里丢失。(附图片)
中国乒乓球队在第八届亚乒赛上蝉联男子团体冠军。图为教练许绍发和队员们在领奖台上。
本报记者 汪大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