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富了不忘乡亲的王老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7
第5版()
专栏:新风集

富了不忘乡亲的王老汉
王殿魁老汉今年六十八岁,有一套好钳工手艺。1984年他承包了本溪市明山区东兴村垫圈厂,由于经营管理有方,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时,有人劝他盖房,有人劝他买车,王老汉都没听。他一家六口仍然住着两间租借来的旧平房,他出门办事还是乘厂里拉货的卡车。王老汉应得的钱,大部分作为厂里的流动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为了使厂里的职工能安心生产,他又从自己的收入中支出一万六千元,给大家办了养老金保险和意外伤害团体保险。
这两年在垫圈厂上班的村民手头宽松了,但还有很多乡亲日子不宽裕。为了帮助更多的乡亲致富,王老汉决定把自己的钱借给他们。他贷款有几条不成文的规矩:首先要求借款人有切实可行的生产门路;其次是所借款项不能随便挪作它用;第三是一律不收利息。他请党支部把关,请村委会主任做中间人,只要村里认定的,少则五百,多则上万,他都借。借期少的半年,多的二三年不等。如确因天灾人祸不能按时还款的,王老汉不仅不急于要,还帮助开辟新的生财之道。这样,二十多户村民先后从王老汉手中借走八万五千多元,用于发展养猪、养鸡、拴车拉脚或发展果园生产。村民李景林承包了一个果园,今春急需资金购买化肥农药,王老汉及时借给他五百元,解了燃眉之急。今秋李景林的果园收入五千多元,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清王老汉的贷款。
王老汉为了让大家开阔眼界,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又自费为全村每户农民订了一份1987年的辽宁农民报。
有人问王殿魁为什么要这样办时,他说:“俺大半辈子穷怕了,真想让大家赶早富起来!”
辽宁日报社 司祥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