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忆扎西整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8
第5版()
专栏:

忆扎西整编
谢振华
岁月虽然流逝,但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却令人难忘。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五十年了,扎西整编的情景至今宛然在目。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为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实施了战略大转移,兵分三路向赤水河方向挺进。2月9日,中央纵队同一、三、五、九军团分别进驻云南扎西及其附近地域,党中央在扎西镇召开了重要会议。10日,根据军委的命令,各军团开始了扎西整编,这是红军在长征中进行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改革。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八、九万人,到1935年1月只剩下三万余人。各军团和师、团、营、连的番号尽管存在,但已名不副实。有的军团的实际兵力不如以前的一个师。机构多,层次多,机关人员臃肿,战斗部队人员缺乏,严重影响了部队机动,很不适应战斗需要。
为了提高红军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胜利地完成长征的任务,党中央决定在组织上对红军部队进行缩编,精简机关,充实战斗部队。当时,根据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1935年2月10日于扎西签署下达的《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规定,在新的编制中取消了师级的指挥机构,一、三军团各缩编为四个团;五军团现有的三个团编为两个团;九军团以五分之三的兵员新编一个团并入五军团,其余五分之二编入三军团。三、五军团按照军委的命令,取消了师部的组织,改编后的三军团下辖的四个团,为第十团至十三团。部队缩编中,有许多师长、师政委都下任为团长、团政委,许多团长、团政委则到营里任营长、教导员,许多营连干部则下到连队任连长、指导员和排长。在层层下放中,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充分体现了坚强的党性和能上能下的革命精神。当时,在三军团整编中,原四师师长张宗逊下到十团任团长,五师师长彭雪枫下到十三团任团长,四师政委黄克诚下到第十团任政委,张爱萍任十一团政委,原五师政委钟赤兵任十二团政委。我是五师原十四团政委,下到十二团二营任教导员。整编后一个团约两千多人,相当于整编前的一个师。连队人员充实了,部队战斗力明显地提高了。
扎西整编后,红军部队斗志昂扬,灵活机动地与敌人周旋。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的指挥下,红军于2月11日兵分两路,回戈东进,随后二渡赤水河,向敌力量空虚的黔北急进。一军团首先占领桐梓,五、九军团进入桐梓接替一军团阻击川军南下,三军团主力于25日急速赶到娄山关以北的红花园集结。第二天拂晓,三军团以十三团首先向娄山关发起猛攻,占领了点金山、大尖山。紧接着,彭德怀军团长、杨尚昆政委又令十二团接替十三团从正面进攻,十团、十三团从两侧包围,十一团从左翼迂回板桥断敌退路。在各路部队的有力配合下,我军很快就攻克娄山关。27日,三军团乘胜追击,再次攻占遵义城。28日,一、三军团分别在忠庄铺、老鸦山与敌吴奇伟部、王家烈部展开激战,共歼灭和击溃敌两个师又八个团,缴获枪支两千余件,俘敌三千余人。这是红军长征的第一次大捷,也是扎西整编的第一个硕果。
根据扎西会议关于创建川滇黔边区新根据地的决定,军委在红军整编中抽调领导干部成立中共云贵川边区特委,调三军团第六师政委徐策任特委书记,并抽调了部分红军干部战士建立云贵川边区游击纵队。这支纵队转战于三省边区的二十多个县区,开辟了近一千平方公里的游击区。正如当时一首歌谣所唱的: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滇黔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
扎西整编的光辉篇章永垂史册。它告诉人们:坚持改革,人民的军队就会有大的发展,人民的事业就充满无限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