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访匈牙利拉鲍汽车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29
第6版()
专栏:

访匈牙利拉鲍汽车厂
本报记者 余焕春
10月间,我们访问匈牙利拉鲍汽车厂时,正值该厂九十诞辰,没有盛典,不用鲜花,大家倾注着劳动热情纪念自己工厂的生日。
厂新闻处长杜萨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参观访问登记卡,不无歉意地说:“未访问前,麻烦诸位了。”他接过填写好的卡片,便开始介绍拉鲍厂的变化:
九十年前,拉鲍厂在吉厄尔市是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厂,后来在九个城市建立了分厂,逐渐发展成现在有一万七千五百人的大厂。
六十年代末以前的七十多年时间里,主要生产火车车厢,以后才改产公路汽车。现在一年生产的汽车零件,能组装各种公路车十五万辆;生产柴油发动机三万台左右;卡车整车七十多种;每年销售总额二百五十亿福林(约合人民币二十亿元)。
负责销售的副厂长柯索尼奇插话说,每年要实现二百五十亿福林的销售总额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在国外寻找新的市场。
是的,匈牙利是个内陆国家,虽然公路十分发达,但它面积只有九万多平方公里,比我们江苏还小十分之一,国内市场很小。拉鲍厂的产品现在85%销往国外,其中30%出口西方,70%出口苏联和东欧各国,国内不到20%。八十年代以后,拉鲍厂同中国的关系发展了,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所以柯索尼奇说:“近几年来,我们厂最大成就是认识到建立和扩大中国市场的重要。”
据悉,拉鲍厂生产、销售、劳工部门有关人员没有人未到过中国。柯索尼奇本人近两年接连两次到中国,第一次是去年2月,到中国签署提供三百辆卡车的合同;今年夏天,第二次到中国签合同,向中国提供七百八十辆卡车。柯索尼奇谈起这两次合同,非常兴奋。他说:“生意越做越大。中国事业在发展,中国市场之大,令人向往。”
陪同我们到车间参观的杜萨是位头脑非常冷静的人,说话不紧不慢。他说,同中国做生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都在北京寻求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对产品要求很严;中国参加谈判的同志很精明,很有耐心,难以对付。他的结论是:别无选择,只能靠质量,靠信誉,靠真诚。
拉鲍厂技术力量雄厚。体力劳动者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为十比一。所谓体力劳动者也非原意,他们都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并且经过厂教育中心专业技术培训,大都懂得数控机床操作和具有计算机知识。设备也相当先进。我们在部件加工车间看到,从铸件输入,到精加工完成,中间经过装卸、换位、移动,数十道工序,全由电脑控制。在一个六万七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只有很少的工人分布在流水线上的某一固定位置,注视着他所掌管的机床。车间里很少听到金属撞击和各种嘈杂声音。地上非常干净,切削、打磨下来的金属垃圾,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各种各样的自动输送线路,送到集中地然后运走。精确,有条不紊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质量。拉鲍卡车质量如何,将在中国经受考验。
我们从部件加工车间出来,去参观装配车间,远远便看见厂房外面,停放着一批新车。杜萨走近说:“这就是将要运往中国的卡车,载重二十六吨,专门运煤的。”车间主任从厂房里出来引导我们参观。他一会儿指着金属车身说,“原先是木质结构,中国同志说木质不结实,我们就改成金属的了”。一会儿又指着蓄油箱说,“原设计是方的,中国同志说它太靠近地面,要求升高,容量不变,我们就改成圆的了”。汽车底盘一个接一个在装配线上缓缓移动,愈往前走,车身的轮廓就愈加明显。我望着正在忙碌的工人,本想上前说两句感谢的话,但流水操作,太紧张了,无法交谈,只好互相用目光和微笑交流彼此心中想说的话。
下午两点钟了,杜萨陪我们在职工食堂用餐,继续谈拉鲍厂同中国的关系。杜萨说拉鲍厂有一个同中国合作的整体计划,内容包括向中国提供拉鲍卡车;培训中国工人;参与中国公共车辆厂的改造。明年中国将有三十五名工人到拉鲍厂培训,三年后,他们就可掌握拉鲍的技术。参与车辆厂技术改造一项也已在谈判中。
四个小时的参观访问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访问匈共中央委员、以改革而闻名全国的六十三岁的厂长未能实现,他因公出国了。杜萨也感到遗憾,他说,厂长战前当钳工,五十年代开始当厂长,中间从未间断。去年成立工厂委员会,选举厂长,大家一致选他。听着杜萨的介绍,想起《人民自由报》副总编辑弗尔戴什·伊斯特万说的,拉鲍厂厂长最近在《人民自由报》上发表文章,强调同中国发展关系,要提到战略上来考虑的话,我对这位受人敬重、未曾见过面的厂长,怀着深深的敬意离开了拉鲍厂。(附图片)
匈牙利拉鲍汽车厂生产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