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力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04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力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潇 雨
去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舒湮同志的文章《动机与效果何尝统一》,列举了遵义会议前后党的历史、农民起义的历史、孙中山革命的历史以及十四岁姑娘寻短见、幼儿误食鼠药身亡等事例,说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性,并不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但文章的标题是《动机与效果何尝统一》,断言动机与效果从来没有统一过,未免太绝对化了。
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动机的确常常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这是符合认识发展的实际的。在承认这种现象存在之后,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呢?舒文没有作明确的回答。但如果按照“动机与效果何尝统一”的观点,显然会得出以下结论:
一,不可知论和悲观论。
二,人干什么只要有好的动机就行了,而对他的行为的后果可以不负责任。
很明显,这两种结论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我想,作者也是不会赞同的吧?人们面对动机与效果常常不一致的情况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我以为既不应该无所作为,也不应该放任自流,“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应该在实践中努力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尽可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力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每一个对祖国、对人民的利益负责的爱国者应有的态度。
动机与效果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我们所说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不是说动机和效果总是一致的,而是说要在实践中努力使二者统一起来。我认为,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正确的,也是可以办得到的。无论是写文艺作品,还是从事其他工作、其他活动,都不能只讲主观愿望,不管客观效果。任何真正好的动机本身,都应当包括充分考虑到效果在内。致公党全国代表会议闭幕要求成员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中国致公党全国代表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闭幕。会议号召致公党全体成员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会议认为,当前是我国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是发展大好形势的必要条件和保证。致公党必须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局面作出努力。
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全体代表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大家认为,这个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是新时期指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致公党1986年工作报告和1987年工作要点,并增选了致公党中央委员十九人,候补中央委员六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