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搭起人和自然对话的桥梁——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0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科学家专访

搭起人和自然对话的桥梁
——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利高津教授
经济日报记者 杨林林 本报记者 李 力
耗散结构理论——多么难懂的学术名词。它离我们是不是太远了?
不。它象缩小了的“孙悟空”,钻到了我们的体内;又象“如来佛”一样,俯视着我们周围生活的一切。它致力于探索微小的难以置信的基本粒子运动规律和量子力学的奥秘,又驰骋于庞大的宏观科学体系——自然科学(如化学系统和生物系统)与社会科学的广阔空间。
十几天前,这个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比利时自由大学索尔维国际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所所长的普利高津来华,受聘任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记者在北京饭店采访了这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记者:您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精力研究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在经典科学中,人们认为人体是一个平衡、稳定的体系。但是,在研究中我发现,这正相反,人体实际上是一个不平衡系统。而不平衡系统的运动规律与平衡系统是大不相同的。
我又发现,自牛顿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之后,人们就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开了,使二者成了互为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相互开放和作用的。
所以,我对不平衡状态和开放系统发生了兴趣。而耗散结构理论所研究的,正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体系的运动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的研究。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经评价说,这个理论可能预示着牛顿以来世界科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搭起了人和自然对话的桥梁。
记者:您一定运用了一些很特别的研究方法?
普利高津: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我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就是一个综合体系,是一个不间断的辩证过程。它也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需要一群人,需要交流,使科学从少数人向多数人扩散、传播。
我们研究的视野,并不局限于经典科学,而是同时研究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城市规划问题、人口问题,甚至也研究昆虫社会。
在研究过程中,历史和哲学曾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比方说,科学史观使我们理解和掌握了“演变”或说“进化”的概念,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本身和研究方法都在不断地演进,因而不能固守经典科学的理论,而要不断开拓。哲学本身虽然解决不了技术问题,但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和研究自然界的新现象、接受新概念。
记者:据说您对东方文化也颇有研究?
普利高津:我喜欢中国的文化——因为它注重和谐——“阴”与
“阳”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实,各个领域都应该讲求和谐,经济系统也要讲和谐。
记者:目前我国不少人感到,现在的人际关系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也为此略感忧虑。您的看法呢?
普利高津:一个社会区域越开放、越大,其中的每个人和他人接触的机会就越多,这就要求他的生存能力越强。用热力学的概念来说,现在社会系统的“熵”值已经愈益增高——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了。从我个人来说,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有更多、更密切的关系。
记者:也就是说,尽多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对吗?
普利高津:可以这么说,这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