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农民入股的新动向——河南十县供销社采访札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06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民入股的新动向
——河南十县供销社采访札记之二
新华社记者 李海甫 姬世法 新华社通讯员 马华珩
供销社的体制改革,不能只满足于恢复“三性”,应该
不断探索和前进。从农民入股趋向可以看出,供销社的
一些老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实行“投资带
劳”,把供销社办成真正股份式的企业,这是走民主办社新
路子的有益尝试。——编者
供销社是由农民集资入股、国家扶持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各地供销社进行体制改革的时候,也都十分强调吸收农民入股,扩大股金数量,以增强供销社的资金实力,但是,认真调查和分析一下目前供销社股金的情况,不难发现,农民股金占的比重仍然很小,而且,入股社员并不关心供销社的经营状况。
据武陟、辉县、扶沟、清丰、沈丘等十县统计,共有社员股金六百零五万元,只占供销社流动资金的10.7%;入股社员占总人口的80%,平均每人一元三角。清丰县1983年以来进行清股、分红、扩股工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增加股金一万九千元。汤阴县有七万多农户入股,去年供销社按有关规定拿出五万元分红,平均每户分了七角钱。即使在经营状况较好的地方,也很难使股金相对稳定。武陟县从1982年清股分红后,大力开展扩股,股金由二十二万元增加到二百五十六万元。去年国家压缩信贷规模,乡镇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加之农民生产、生活性投资扩大,不少社员纷纷退股,到去年10月底,股金仅剩八十多万元。
相反,“投资带劳”、试办股份式企业等吸收农民入股的新形式,却受到欢迎。武陟、扶沟、清丰、西平等县采用“投资带劳”和农民合办企业或经营场地的办法,农民踊跃入股,效果很好。扶沟县城关供销社振华商场就是这样办起来的。开始,他们想在城关筹建一座大型商场,但缺乏资金,无力实现。后来在全县城乡张贴广告,吸收农民入股,每投资五千元,可按条件招收一名青年入场作营业员。广告一贴出,农民纷纷报名,共筹资二十六万元,招收五十二名男女青年,一千三百多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商场很快开业了。开业一年,盈利十万元。目前扶沟县推广这个办法,已合资兴建十三座商场,仅农民投资就有五十四万元。
农民资金入股出现的这些新情况,为供销社与农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不少供销社职工和农民建议,一是发展股金大户,让入股者能够热心参与供销社的经营,积极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二是按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专业化需要,吸收一部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参加,组织如西瓜、蜂蜜、苹果等专业性的服务合作组织,形成与供销社的紧密联合关系;三是进一步完善“投资带劳”,把供销社的资产作价折股,再动员职工入股,办成不违背合作原则的股份式企业。这已提到供销社的议事日程上来,十个县中已有不少这样的企业雏形,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发展。(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