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文学呼唤着大家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0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学呼唤着大家风
范古华
今天,文学现象千姿百态,艺术观念众说纷呈。现实主义面临着现代派艺术观念的大浪冲击。毫无疑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能经受这场冲击和洗礼。
我以为,当前我们对待现代派艺术观念的冲击有三种态度:一是却之门外,斥为异端,唯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金科玉律;二是盲目引进,全盘接收,别无选择,唯现代派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出路;三是对现代派艺术观念兼收并蓄,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用以发展、丰富、强壮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自身。在接受冲击和洗礼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谦恭与清醒。否则,面对大批新名词、新概念,便会时有恍惚,时有困惑,唯恐自己不称职,而没有看见“国王的新衣”。
因之,我觉得鲁迅的艺术观对我们今天文学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一是鲁迅倡导了文学的开放性。他身体力行,对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取“拿来主义”。他是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典范。他不是为我们拿来一大堆五花八门、七弯八拐、故作高深的新名词。
二是鲁迅倡导了文学的革命现实性。他痛斥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无视民众死活的“雅文学”,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塔。可惜的是,当前我们的一些刊物、一些理论,正在把青年作者引向艺术的窄胡同。不提倡大家风范,而热衷于雕虫小技;不提倡笔走春秋,字滚雷霆,叱咤风云,而热衷于小花样、小摆设,乃至玩弄文字。一方面哀叹纯文学刊物销量大跌,一方面津津乐道远离生活,淡化生活,淡化时代。
三是鲁迅倡导了文学的历史使命感。他的如椽巨笔直捣阻碍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顽症——封建主义,提出医治、改造国民的灵魂。在我们湖南召开的一次长篇小说讨论会上,一位年轻的编辑曾问我:湖南的作家还在大谈历史使命感?还在对文学搞实用主义?我开玩笑回答:因为我们还是红尘中人,还要吃饭、穿衣,还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担心悲剧重演,苦难再来。
四是鲁迅倡导了文学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指出文学作品越具民族性,也就越具国际性。还是那位年轻的朋友问: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你们还搞“中国气派”?我曾经反问:不搞中国气派,难道搞虚无缥缈的“太空气派”?就算今后真的出现了文学的“太空气派”,也有一个归属问题:地球气派、火星气派、天王星气派等等。当然都是些友好的玩笑,一笑了之。
鲁迅逝世整整半个世纪了,鲁迅精神永在!他仍在启导着我们前进,不因大浪冲击而迷途,不因盲目吸收而步入歧路。试想,如果我们的文学艺术失去了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搞成了跟西方现代派艺术别无二致,同出一辙,那么,不但会失掉中国的读者和观众,也就失去了世界各国的读者和观众。因为阅读、欣赏现代派艺术,是无须借助于中国的,它的原产地不在中国。
鲁迅是我们现代文学的一块丰碑,一座高山,一位巨人。但不是顶峰,不是模式。我们中青年作家,一代又一代,是踏着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巨人所开辟的道路,面向未来,向着当代文学的辉煌殿堂进发的。
文学,呼唤着大家风范;文学,呼唤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呼唤着产生伟大小说、杰出作家的日子早日到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