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于不静中求静——访“静虚村”主贾平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0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于不静中求静
——访“静虚村”主贾平凹
刘梦岚
“静虚村”,乃贾平凹的书斋号。听说他崇尚老庄,追求静虚玄远,遂以“静虚”名其书斋。
我想,这“静虚村”定是个偏僻、幽静的去处,不想它却坐落在西安的闹市中心。这是最普通的居民楼里的一间小屋,约有七八平米,窗子临街,不时传来汽车喇叭声和小贩的叫卖声。我问贾平凹,“静虚村”的来历是否真与老庄有关?他笑道:
“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方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起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要大。哪里想到什么老庄?后来有人偏要那么解释,也只好随他去了。搬到这里后,还是叫‘静虚村’。”
正是在“静虚村”里,贾平凹写了大量的作品。目前已发表的作品有四百多万字,已经和即将出版的各种集子共有二十一部,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贾平凹出了名,头上也多了几个“官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协分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商洛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等。小小“静虚村”变得不静了,经常人来客往,高朋满座。
可贾平凹却不喜欢这种“热闹”。他说他自小好静。他的许多清丽优美的散文,都是他静观自然之所得。他多次远离闹市,回到商山,静观、静忆商州的风土人情,写出了《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作品,使人们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听到了新世纪现代文明的脚步声。
“现在杂事多,来往的人也多”,贾平凹有些无可奈何地说,“有人从外地来,打电报要我去接。一看我是骑自行车去的,直笑我迂。他们还以为我有小汽车呢!客人要走,我又得排队或托人买票。我也是普通的人……”
“这么乱,你怎么还写了那么多东西?”我问。
“乱中求静。环境乱,但心要静。”他答。
去年,他在不静的“静虚村”中,完成了一部以商州为背景、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三十三万字的长篇小说《浮躁》,还写了一个中篇、两个短篇及不少的散文、随笔。
写完长篇,他因患肝炎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仍是每天开会、学习、读书、写作,忙个不停。但他还是打算离开闹市,再回山里过一阵真正“心静”的日子。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一个热衷利禄、心气浮躁的人是不能接近自然,也不能接近生活的。”巧的是,我在“静虚村”里,看到了贾平凹写在与妻女合影上的几行题记,仿佛正是这句话的印证:“……为人为文,作夫作妇,绝权欲,弃浮华,归其天籁,必怡然平和,家窠平和,则处烦嚣尘世而自立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