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崔云山办“人才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0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民企业家

崔云山办“人才工厂”
卢志峰 邸广春
农民办学校——起初,谁也不以为然。整整过了三年,当街头上出现了星罗棋布的裁缝摊点,人们这才为之惊讶,对她刮目相看。
谁说好事不出门?这桩农民办学校的事就传到了北京。去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对这所从泥土里冒出来的“人才工厂”进行了考察。考察人员翻着已经从这所学校毕业的一万六千名学员的花名册,连连赞叹:“了不起啊,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
这所农民创办的学校就是山西省运城市西城服装裁剪学校。
事情得从1983年初说起。西城办事处把一个欠外债十二万元的农场交给了崔云山。如果农场还有一点点积蓄,崔云山是有信心把这个企业再搞好的,可往往事不由人,一贫如洗的人只能找无本生意干。他上街头,查实情,从市场上找答案。在一个裁缝摊前他停住了脚步,意外地发现,人们排着长队量体做衣,裁缝师傅应接不暇。一些等待许久、已经有点不耐烦的妇女嘴里还嚷嚷着:“咱要自己会做,何必受这份罪。”“俺们乡下尽是‘土裁缝’,不会做时兴服装,要不,俺也不进城来排这长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女人们七嘴八舌,唠唠叨叨,崔云山却茅塞顿开,从中悟出个道道:市场上做衣难,咱就办个裁缝学校,自家挣了钱,群众解了难,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崔云山白手起家办学校了。消息传开,舆论大哗。一起搭帮的人问他:“办学校你有钱吗?你懂得裁缝知识吗?”
其实,崔云山心里也没多大谱,他要采取的是一步“冒险”的行动。这个行动方案是:先贴出广告,从社会招收学员,等学员报名交来学费,然后再用这些钱请教师,租校舍。
广告贴出之后,整整等了一个月。到了开学那天,满打满算才来了十个人。人家一看这阵势,就有人嚷着要退学。老崔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可还得强装笑脸,好言相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把大家留住。请来的裁缝教师那头倒好说,只要一个月给二百元工资,人家就不走了。就这样,在租用的农舍里,一个教师讲课,十个学员听课,运城市西城农民创办的第一所服装裁剪学校正式开学了。
那个裁缝教师教得如何?那十个学生又学得如何?成千上万双农家女的眼睛盯着这株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十个学员中,大部分人过去没拿过剪刀,在裁缝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三个月勤奋努力,她们个个都基本掌握了裁剪和制做普通服装的技术。
十个学员就是十个“活广告”。打这以后,一次比一次报名的人多。有一次,还没等崔云山把招生广告贴出,就有一百多人找上门。
崔云山心里有数,那十个学员并未学下啥“绝招”,因为教师的水平就很有限。
没过多久,他又请来一个裁缝老师。原来,他在大上海攀上了“高亲”,这个“高亲”就是上海服装技术协会。崔云山每月给上海教师付几百元工资,只让他带五个徒弟。这五个人是从学员中挑选出来的尖子,她们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师。为了这项智力投资,学校不惜血本整整花了五千元。
农民办学校本来就是一件打破常规的事,所以,他们的教学也就从来不按部就班,咋个对教学有利他们就咋个办,咋个能使更多的人学下知识他们就咋个干。
学校制定了“城市设总校,农村设分校”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案。大多数学员上学不出村,吃住在各家,学习两个月,只花二十元就学成了手艺。自1983年以来,他们跑遍了运城地区十三个县,大大小小先后开设了二百四十六个服装裁剪学习班,共培训学员一万六千多人。万荣县有个叫李峰的年轻人,他是这个学校第六届毕业的学员。走出校门后,招收了三十个徒弟,经过一段训练,留下二十个人,办了个服装厂,去年一年纯收入达一万八千余元。这所农民创办的裁缝职业学校,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之才。他们也通过办学得到了好处,三年来,学校的总收入已经达到十四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