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解决教育经费缺乏的一个途径 晋江县乡村成立教育基金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解决教育经费缺乏的一个途径
晋江县乡村成立教育基金会
本报讯 记者洪天国报道:已经整整三年实行小学生免费入学的福建省晋江县磁灶镇岭畔村,去年又耗资七万元扩建教室六间,筑起校围墙,装修教师宿舍,添置教学设备。同时,银行里存有五万元奖教奖学金。为群众做这件好事的,是村教育基金会。
经济比较发达的晋江县,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经费仍然十分紧张。从1986年春天开始,县委、县政府支持教育部门成立县教育基金会,颁布《晋江县教育基金会章程》。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大力筹集教育基金。光1986年上半年,就集资八百八十多万元。部分乡、镇和村也相应成立教育基金会。
《晋江县教育基金会章程》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及个人自愿捐资,并规定对有重大贡献的,可赠匾立碑,流芳后世。
有了教育基金会,可以保证教育专款专项用于教育。近年来,晋江县决定从各乡镇财政收入中拨出确定的资金作为本乡镇实现小学“一无两有”专款。由于这笔专款一次性汇入乡镇教育基金会专户,从而保证这笔专款能专项用于解决小学“一无两有”问题。光1986年,全县就从乡镇财政收入中拨出七十四万三千元专项用于小学解决“一无两有”。这个数字虽然跟“乡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确实开了好头。
侨乡晋江历史上有办华侨教育基金会的传统,但以前只有紫帽乡朱幼娟女士和池店乡李东贵先生两个教育基金会。在县教育基金会带动下,现在全县已有二十二个华侨教育基金会。华侨捐资办学由过去一次性投资发展到常年为学校提供教育经费的永久性投资。由华侨投资八十万元于1985年建成的石狮镇大仑村青山学校,现有三十万元侨资,设立校教育基金会,永久生息,作为该校的常年办学经费和奖学、奖教金。晋江一中旅外校友会,引进价值五十多万美元的成套先进塑胶制品和机械设备,与学校联办晋江华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学校从每年盈利中提取50%,作为常年的办学经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