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我已向长江投放幼鲟四十六万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已向长江投放幼鲟四十六万尾
新华社武汉一月十日电 (通讯员刘兆奎、施勇峰)我国人工繁育放养中华鲟的工作又有重大进展,一九八六年已向长江投放中华鲟三十四万尾,比前两年的总投放量增加一倍多。连同前些年投放的在内已达四十六万六千尾。据了解,目前长江里中华鲟的数量已超过葛洲坝截流前的数量。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水生动物,它和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全世界二十七种鲟鱼中,中华鲟生存年代最古老,个体也最大,它与恐龙同年代,迄今已繁衍了一亿四千多万年。多少年来,每年到十一月,中华鲟就从大海游入长江,然后逆江而上,在四川宜宾、金沙江段产卵孵化。幼鲟长到十一厘米左右就回到东海、黄海以至更深的水域成长,直至性成熟后再返长江。葛洲坝大江截流后,给中华鲟到上游产卵带来了困难。为了拯救这一珍稀水生动物,我国一九八二年在葛洲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这个研究所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繁育幼鲟,于一九八四年十月获得成功,到一九八五年底,已经投放幼鲟十二万六千多尾。
近年来,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在有关科研单位的配合下,研究出一种催产新方法,使幼鲟繁育量大大增加。此外,他们还培育出一万多尾五厘米左右的幼鲟。大批量培育这样规格的幼鲟在我国人工繁育中华鲟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