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龙山桥镇从乡镇企业收入中拨款二十万 以工兴教发展乡村教育 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镇已扫除文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

龙山桥镇从乡镇企业收入中拨款二十万
以工兴教发展乡村教育
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镇已扫除文盲
本报讯 记者张振国报道:“以工兴教——发展乡村教育的希望所在!”安徽当涂龙山桥镇党委书记孙义云在下了这个结论之后,掰着手指向记者算了“以工兴教”前后的几笔帐:
“无工”之前:幼儿教育无人管,小学教育难普及,初中入学更加难,成人文盲日益增多。原因是学校少,师资缺,教室破。要想解决,就得花钱。过去光靠农业,毫无指望,农业收入顶多只能自保。靠政府拨教育费,还不够支付教师的工资,靠在农民头上收点附加教育费,也是少得可怜,两项加起来,一年顶多只能搞到万把两万块钱。而要达到全镇普及基础教育和初中教育,不先投入一二十万元还清“少、缺、破”的欠帐,普及就无从谈起。
“有工”之后,情况就大变了。近几年来,他们开办了小铁矿,兴建了水泥厂、粮食加工厂,发展了建材、建筑工业,光是近两年,镇和村的企业就实现利税七百多万元。除“以工补农”,使农业获得新的发展而外,他们主要是“以工补教”。这两年镇、村两级共计拿出二十多万元兴办教育。
全镇校舍全部整修一新,桌凳全部配齐。教学楼盖了两幢,新办了中心小学一所,使全镇学龄儿童全部入学。
同设在本镇的县办钟山中学达成协议:镇里出钱,学校有偿为他们办了两个初中班,使原来无处上学的一百多名小学毕业生,全都进入初中。
教师收入普遍增加。去年全镇人均收入近八百元,教师得到镇里补贴之后,人均收入达到九百多元。
全镇七个行政村,村村办了幼儿园。负责为文盲、半文盲脱帽的老师,每脱一人,奖给帮教费十五元,每个被脱者,也奖给五元鼓励费。现全镇已扫除文盲。
近一二年中,他们为教育办了这么多好事,没有从农民家中收取分文,完全是从镇、村企业收入中支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