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成功者的足迹——读《艾柯卡自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

成功者的足迹
——读《艾柯卡自传》
雪舟子
一个人太顺利了未必是好事,坎坷、屈辱、挫折,往往反而促使一个人成熟、奋发、成才。成功者往往都经历过失败的苦恼。
蜚声美国的企业家艾柯卡的自传,是美国1985年和1986年最畅销的书之一,迄今已发行四百多万册。并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
六十年代,艾柯卡还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名推销员,1970年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他先后为福特公司赚取了三十五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可是福特老板却无情地突然把他解雇了。艾柯卡象受了奇耻大辱,昔日的朋友都远离了他,妻子气得心脏病发作,女儿骂他无能。数月之后,刚好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濒临倒闭,艾柯卡应聘前往担任总经理,一年后,又兼任董事长。他对该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继而又度过了石油危机和经济衰退两大难关,到1984年,为该公司盈利达二十四亿美元。他的成功,使他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
一部传记,最能扣人心弦的,往往是他成功之路的另一面:错误、挫折、坎坷、痛苦、振作……没有一个成功者是永远正确的。艾柯卡说:“今天的年轻人不见得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不去想一想这个企业家年轻的时候可能犯的各种错误。事实上,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在所难免。人们只是期望为错误付出的代价不要太大,并尽量避免重蹈覆辙。”他的这些话,是寓意深刻的。
艾柯卡在书中写道:“成功的关键不在信息,而在人。”他甚至十分自信地说:“所以我着力寻找有这种干劲的人。”在艾柯卡刚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经理时,他面临的是积重难返的局面,而时间又那么少,于是“我只得扫除那三十五位领主似的副总经理。我得给公司带进一点团结和内聚力。我得摆脱那许多连自己在做点什么都不明白的人。我要寻找有经验的又能转得快的人来取代他们。我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要不失时机地组织起一支队伍。”《艾柯卡自传》为什么在我国也能引起那么多读者的兴趣,就是因为他的这些警句似的经验之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艾柯卡任克莱斯勒公司总经理后,他不得已撤换了几乎所有的官员,但发现了许多富有才干的年轻人。“我们一开始就排除了那些平庸之辈,因此发现较优秀的人才就比较容易了”。靠平庸之辈去发现优秀的人才等于缘木求鱼,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
艾柯卡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不是一个鲁莽汉子。他一方面大刀阔斧地对公司的各个方面实行“改革”,同时又进行认真细致的工作。他在裁减年龄较大的一些职员时,逐个亲自找他们谈话,向他们说明事实真相,作耐心的解释,尽可能给予优惠的养老金,有些情况下,尽量把规定放松一点。
美国的国情、制度同我们不同,但是《艾柯卡自传》中所讲的不少道理,似乎是可供借鉴的。
《艾柯卡自传》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流畅,语言富有哲理,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将家庭的命运、企业的兴衰,国家的时局,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他怎样坚毅地在艰难险阻中沉浮。
正如歌德所说的:“一个人,即使驾着的是一叶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紧紧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