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静海县鼓励农民发“洋财” 全县四分之一劳力从事出口商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2
第2版(经济)
专栏:

静海县鼓励农民发“洋财”
全县四分之一劳力从事出口商品生产
本报讯 记者石德连报道:天津市静海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农村劳力已有四分之一从事出口产品生产。去年有一百三十多种产品远销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收购额比前年翻一番。
静海县靠近天津口岸,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方便。但由于受旧观念束缚,过去只在粮、棉、油上打主意,出口产品寥寥无几。他们根据国际市场对红小豆、芦笋、鲜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扩大种植面积六万多亩,建成九个出口基地乡,三十五个出口基地村。近两年,还吸引外资五百七十多万美元,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十个,与有关单位办起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三十七个,增加出口值二千多万元。还有一百一十多个乡镇企业转为出口产品专厂。
这个县有加工服装的历史,但过去出口很少,经外贸部门“穿针引线”,各厂更新设备,改进服装设计,去年出口一百八十多万件。静华柳工艺制品厂主要靠一千五百多名家庭妇女在“炕头”编织,过去产品比较粗糙。在外贸部门、外商的指导下,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去年创汇近二百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