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2
第5版(理论)
专栏: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陈俊生
改革、开放是我国既定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是坚定不移的。
现在,社会上有极少数人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中国的一切都不如西方,必须全盘西化。
这些人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不满,进而得出结论,要取消党的领导。
其实,这种思潮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八年前就出现过。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即指出:“社会上有极少数人正在散布怀疑或反对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而党内也有个别同志不但不承认这种思潮的危险,甚至直接间接地加以某种程度的支持。虽然这几种人在党内外都是极少数,但是不能因为他们是极少数而忽视他们的作用。”
八年后的今天,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调又出来了。所不同的是这次打着“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争民主、争自由”的旗子。
这少数人的许多论点都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在中国究竟应不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紫阳同志最近指出,有两个问题要向青年讲清楚:一个是发展中的国家能不能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比;一个是到底是社会主义能救中国,还是资本主义能救中国?紫阳同志讲的这两点,抓住了当前一些青年人当中的最主要的思想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
那些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人,首先是忘记了中国的近代史,他们的想法脱离了中国国情。
当中国还处在清王朝后期腐朽统治的时候,西方列强已由早期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阶段,并侵略、瓜分中国。一些有志于救国的中国人,也曾想要学习西方,搞资本主义,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不允许。当时中国已经不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只能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就使得中国的有识之士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原想以西方国家为师,但是,为什么先生总是打学生?我国人民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了多少年终于找到一条路,认识了一条真理,即: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搞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确实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任人欺侮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使所有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中国还不可能一下子摆脱经济落后状态。中国现在的国情第一条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国后,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工农业增长的速度也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底子太薄,所以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全国十亿人口,80%是农民。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是不易解决的难题。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的过错。
有人总把自己经过无数忧患而刚刚振兴的国家同早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比,这是很不科学的。如果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象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少的耕地,也有同样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状态的悲惨历史,那么,我们和它就有可比性。
有人拿中国和美国比,其实美国是一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而中国在近百多年来不断遭受外来侵略,一再割地赔款,军阀割据,内战连绵,元气丧失殆尽。新中国建立才三十多年,其间又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帝国主义的长期封锁,一个超级大国的背信弃义,再加上自己缺乏经验,多次失误,道路极不平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真正搞改革、开放才仅仅八年时间。无论三十年也好,八年也好,总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极端贫弱的国家一下子变成发达的国家,谁也没有这个本事。有的年轻人夸口说如果让他来管理国家会如何如何。这只能说明他对历史和社会都还很无知。治国并不是开玩笑,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也不是以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对比,要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离开各自的条件进行对比,把历史造成的自己祖国的贫穷落后状况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会越比越感到自己不行,最终只能失去自豪感和自信心,丧失振兴中华的斗志。
有人以为中国只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就一定会高度繁荣。他们说,南朝鲜、台湾等亚洲几个小的国家和地区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我们如果搞资本主义,不也会很发达吗?!这些人忘记了,国民党在大陆上就是搞官僚资本主义的,搞得怎么样?搞得国家崩溃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怀着社会主义的理想,夺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如果还搞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也无法激起全国人民巨大的革命热情来收拾国民党统治留下的烂摊子。从国际环境看,美国是支持蒋介石的。新中国如果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无法在国际上立足。所以,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
有一个现象在世界上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就是亚洲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小国和地区都缺乏民主。例如南朝鲜,搞的是独裁政治。台湾三十多年来一直实行“戒严法”统治。台湾特务的暗杀活动从岛内一直搞到美国,如此等等。一些小国和地区,在某一个时期所以能够把经济较快的发展起来,有着某些特殊的原因,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小平同志1980年在《目前形势和任务》讲话中就指出过:“一些比较小的工资很低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有些发达的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了它们,它们的廉价产品在一定时期的国际市场上也比较容易钻空子。资本家把高额利润分一点给这些地方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活就显得改善很快了。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战后一些比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占领国家的高额贷款,很快发展起来了,而在有十亿人口的中国,依靠任何一个大国的经济支持,都是过不下去的。
我们国家如果拿出条件比较好的小块地区来单独分析,比如把上海拿出来,把苏南或珠江三角洲的某些地方拿出来,再把这些地方对国家的贡献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可以和别人比一比。国外有人就认为,台湾不应当和整个大陆相比,而应当和例如上海之类的小块地区相比,而且应当把台湾接受巨额美援、上海支援全国等因素扣除以后再来相比。他们认为,这样来比,台湾比不赢。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从治国之道上看,治理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国家同治理小国家、小地方,是有质的不同的。有的外国政治家就说,治理十亿人口大国的艺术,只有中国才有,别的国家没有。
世界上,只有亚洲的另一个大国和中国的国情相类似。它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美国给它援助,苏联也给它援助,国际环境对它有利,它的人均占有耕地也比中国多得多,但到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大批人没饭吃,动乱不已,社会问题成堆。
它的国情同中国接近,是有可比条件的。它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两者对比,并不能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有些人不作这样的对比,偏偏要以中国和美国对比,这种思想方法是不科学的。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真正很发达、很富裕的,也只有那么一二十个国家,多数并不发达。例如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大家公认的。
总之,当今世界上,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国家是极少数,而搞资本主义的国家是绝大多数,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真正在经济上发达的也是极少数。当代这少数国家之所以经济发达,是由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并不说明他们的社会制度优越。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一些发达的国家,但却没有两极分化,人民生活除极少数地区外,温饱有余。姑且不说人民当家做主,仅就普遍温饱这一点来说,在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另外哪一届政府能够做得到。
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财富流入少数人的腰包,而绝大多数人贫困交加,有的会流浪街头,而且国家也要退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绝不允许历史倒退。”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正由于底子薄,人口多,经济落后,一旦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发达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很快就会打进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民族经济很快被摧毁。只要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政治上也就必然受控于它,外交也不可能独立自主。这也是历史的经验。正是由于我们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国家在政治上、军事上也保持强大和独立,我们才能独立于世界之林,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们现在国民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人人有饭吃,人民安定。现在的改革路子走下去,情况只能越来越好,发展是会较快的。在世界上搞资本主义的许多国家既穷困、又动乱,政变此起彼伏。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如果受控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必然发生混乱。中国国家大,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独占,都要向中国插手,各自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划分不同的势力范围。现在就有人蓄意想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在世界上广为宣传,让外国势力来“关怀”中国的“民主、自由”,如果他们真正得了势,就会同企图控制我们国家的外国势力沆瀣一气,就会形成不同的外国势力集团。中国就将再来一次大的分裂。这种历史教训,在中国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我们怎么能忘记!
总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苏联的模式也不能照搬,也不能回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老路上去。中国只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当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建设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习。但是,绝不允许把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经验,变成崇拜资本主义,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有一位华裔学者说:希望中国无论如何不要走台湾的道路,不要象台湾那样搞现代化,那里的经济实际上是外国控制的经济。
总之,全盘西化的论调,只能损害我们民族的气节和斗志。
只有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奋斗,才能振兴中华
现在人们对建设、改革有一种急切心情,要求很快得到更多的实惠,心情可以理解。
必须指出,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搞活了,人民已经得到了实惠。八亿农民吃饭、穿衣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城市人民的吃、穿、用、住都比过去大大改善了。如果把目前的情况同八年前作个对比,不知要好多少,人民实际收入成倍地增长,但是有人不满足,认为改革给自己带来的实惠不大,改革的步子太慢了。
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清楚:
第一、中国搞四个现代化,必须扎扎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经济底子薄,教育、科学、技术都还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们也反对现在要在中国实现所谓福利国家的观点,因为不可能。我们只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发展生产,而不改善生活,是不对的;同样,不发展生产,要改善生活,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不可能的。多劳多得,也要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解决这类问题,步子一定要稳,要对群众很好地进行引导,千万不能不负责任地许愿、鼓动。
有些东西按绝对数算,我们不算少,但按人口一平均就少多了,这也是我们这个大国的特点。例如煤产量,1985年美国9.3亿吨,苏联7.2亿吨,我们已经达到8.7亿吨,按绝对数这不算少。但是按每人平均占有量计算,我们就少多了。又如钢,日本差不多一个人一吨钢,美国和苏联大体是两个人一吨钢。现在欧洲许多国家,比如法国、英国、西德,大体上也是两个人一吨钢。卢森堡三十几万人口,三百多万吨钢,平均每人十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人口,也要有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无必要。如果我们达到一亿或两亿吨钢,那我们也是十二个人或六个人一吨钢。但从另一方面讲,虽然我们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少,但由于国家大,国力却相当可观了,这都是大国不同于小国、不能简单类比的特点。我们十亿人口每人节约一点或浪费一点,都是很大的数字。为了缩短和消除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
社会主义中国目前在经济、技术方面还达不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这是事实。如前所说,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经使我国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从多方面看,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列次序都在不断提前。例如钢产量由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原油产量由第二十七位上升为第六位。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我们还是在三十多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在工作上犯过错误,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并不奇怪。有长期封建历史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德、意、日的发展,也都有过重大的曲折和反复。英、法出现过反革命复辟,德、意、日出现过法西斯统治。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它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对超额利润贪得无厌的榨取,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的有益的东西,也必须抵制资本主义反动腐朽的东西。还有些做法适合他们国情,如高消费,但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也不能盲目仿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经历艰苦创业的过程,企图在生活消费方面在很短时间内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整天在高档消费品上费脑筋,而不集中力量艰苦创业,是不现实的,是同目前的生产发展状况不适应的。
第二、改革是相当复杂的,是个渐进的过程,只能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前进,期望值不能过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比我们开始得早,但有的认为我们改革步子比他们快,取得的成就比他们大。我们解决了的问题他们至今还有一些未得到解决。中国要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一些东西明确了,有一些还在探索中。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有些措施从大的方面、从长远看是合理的,但对有些人的暂时利益有影响,他们不满意,甚至发怨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要跟上,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办,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办又会怎么样。要从全局上解释清楚。改革,是全民族的事情,必须取得全民族的理解。这方面我们大有工作可做。尤其政治体制改革更是个新问题,如何改,要经过充分研讨的过程,过急了是不行的。
同样,民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但是,民主和现代化,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想一个早上把民主制度都完备起来,那是不现实的。
改革、开放都必须有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这样的环境,什么事都办不成
小平同志在七年前就讲过:“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来之不易,现在还很不巩固,还有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共同负起责任,维护、保障和发展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为了保证安定团结,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必然是天下大乱,四分五裂。旧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军阀混战多少年,各霸一方,谁也管不了谁。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家也没有真正统一过,象山西、两广、四川等地,实际都处于割据状态,不能算真正统一。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分裂的局面才结束了。十年内乱时踢开党委闹革命,闹出一场什么“革命”,大家很清楚,几乎每个单位都分成几派,全国派别林立,你争我夺,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现在如果再让有些人踢开党委闹革命,那就只能把四个现代化搞得精光,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近七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祖国的富强。现在有人把十年动乱那一套又搬了出来,我们如果对此熟视无睹,不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和反对,任其发展下去,那我们各级党政机关都将被他们困扰得无法工作,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将遭到破坏,还有什么可能考虑改革和四个现代化?
安定团结和生动活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而且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如果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竟然发生了矛盾,那就一定要坚持在不妨碍安定团结的条件下实现生动活泼,让大家有秩序地前进。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没有安定团结,什么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双百”方针等等,统统谈不上。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处于世界前列的。落后于人,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现在,我们应该有一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精神,急起直追。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安定团结的环境,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赶上世界先进行列。到2000年,中国达到了小康水平,再回过头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将更显著,那时将会有更多的人坚信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