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阅读
  • 0回复

欢迎进来 允许出去 走者渐少 来者渐多 大西北科技队伍在流动中壮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欢迎进来 允许出去 走者渐少 来者渐多
大西北科技队伍在流动中壮大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出得去也能进得来,大西北人才队伍在流动中日益壮大。据最新的统计表明,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已拥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约一百一十万。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近七十万,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九十六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二十人。
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本地人才缺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都是五、六十年代从内地分配来的。前些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由于家庭困难、用非所学、“叶落归根”等原因,陆续调回内地。这种被形容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引起了西北各地的高度重视。他们顺应人才流动的自然规律,从增强西北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和吸引内地人才。从1983年开始,西北五省(区)分别制定了优先给知识分子家属“农转非”,优先安排子女就业、住房和提高工资待遇等政策;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为有志于投身大西北开发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牵线搭桥;每年都派出“招贤引才团”到内地广泛宣传,多方吸引人才。
大西北对人才流动因势利导,改变了过去片面强调“扎根”的观念,既引进也放行,因此,解除了内地人才把大西北视为畏途的心理和“一去难回”的后顾之忧,走者渐少,来者日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1980年以来,每年放出的科技人才都在一千五百人以上。刚开始两年调进的人数低于调出人数,到1984年进出已基本平衡,1985年以后调进比调出多近千人。
据西北五省(区)有关部门的粗略统计,近两年投书或来访要求到大西北工作的各类人才已超过二十万人。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也年年增多。大西北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局面开始形成。
人才的合理流动,已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很好作用。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商洛地区,1985年以来采用多种形式吸引一千一百多名科技人才,共承担科技开发项目二百六十多个,其中有一半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增加产值一千二百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