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7阅读
  • 0回复

困境中奋进——看一位民办教师怎样自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困境中奋进
——看一位民办教师怎样自学
本报记者 景险峰
他已过“不惑”之年,仍然是个普普通通的民办教师。1984年,他刚报名参加中师函授学习时,妻子就因病去世。留给他的,是四个正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和一堆家务。中年丧妻,人生之一大不幸。面对命运的挑战,他没有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函授学习。去年11月,他终于拿到中师毕业证书,成为一名学历合格的小学教师。
他叫龙德江,现在湖南保靖县大妥乡盐井村小学任教。报考中师函授学习不久,有人劝他:“年岁不小了,教书就够辛苦的,何必还读函授受那份罪呢?”龙德江爱他的学生,对人生有自己的追求。他认为,做一个人民教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身知识贫乏,误人子弟。
当地民办教师每月的收入,只有五十多元。龙德江全家五口人,责任田成了他家生活的主要依靠。教书、自学和种田,他要兼顾,怎么办才好呢?他苦思良久,最后采用了劳动力“转换”的办法。简单说就是:家里养一头母猪,两个上小学的女儿课余扯些猪草喂养;母猪下崽后,给村里有些手头不便的农民“赊购”,用每头小猪娃同他们换几个工。这样一来,龙德江将自家的零散劳力和工时,转换成能犁地耙田、插秧打谷的强劳力,既解决了一家人的口粮,又保证了不误教学,还赢得了业余自学时间。
近两年来,龙德江没有因为参加函授学习和家务,耽误学生一天课。他每日照常一丝不苟地写教案、批改作业。函授自学时间全部安排在晚上和节假日。当人们闲聊、休息的时候,他总是在看书、演算。
去年年底,龙德江被评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师文化业务进修先进个人,并优先转正为公办教师。文凭到手,又当上了正式教师。他没止步,正在为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而摸索前行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