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五个“百分之三”——日本经济形势的若干趋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4
第7版(国际)
专栏:

五个“百分之三”
——日本经济形势的若干趋向
周斌
最近,在翻阅有关日本经济形势的统计材料时,常常可以见到五个“百分之三”的数字。即:这两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大约均为百分之三;多年来物价上涨幅度一直控制在百分之三以下;本财政年度失业率将超过百分之三;同期,职工工资提高幅度只能在百分之三左右;去年11月,官定贴现率第一次降到百分之三。
这五个“百分之三”,在日本经济中同时出现,既说明当前日本经济确实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也反映出日本政府在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若干政策趋向。
战后四十余年,日本国民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美欧发达国家,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初连续十七、八年“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仍力图保持年平均增长率百分之四、五的“中速增长”。
照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有可能在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即2018年前后赶上美国。
现在的问题在于日本受到内外因素制约,特别是政府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和担心出现通货膨胀,无力也不敢贸然行事,刺激景气。去年在美国的压力下,连续两次降低官定贴现率从百分之四降至百分之三,在目前条件下已经算是一个有力的政策措施了。然而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多数行业设备投资欲望依然很低,宁愿把富余资金投向欧美,或从事证券、不动产交易,或直接买厂、建厂、搞合资经营,甚至索性存入外国银行获取高额利息。上述情况促使日本很快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日本国内产业的发展速度,从而也就难于提高经济增长率。难怪有些经济学家呼吁,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是前车之鉴。英国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地位的丧失,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忽视设备投资和技术革新,没有把资金主要用在扩大再生产上,而热衷于金融买卖。
近十几年,日本的物价较之其他西方国家相对稳定,使它获利不少。这几年国际上石油和许多种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加上日本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为国内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多数日本人在富裕起来以后,依然保持着量入为出、节俭储蓄的良好习惯,对物价冲击较小。
失业率上升到3%和把职工工资升幅控制在3%上下,都是三十二年前经济起飞以来的第一次。同物价涨幅低一样,失业率低也是日本在同欧美发达国家激烈竞争中,经济形势比较有利、政治局面比较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五十年代末三池煤矿工人为抗议厂主解雇大批工人而举行大罢工以来,日本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类事情。因此,对最近一个时期失业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政府和企业主都很警惕,并为不使它继续发展而绞尽脑汁。他们一面增加就业机会,一面尽量渲染“危机感”,呼吁劳资双方“通力合作,共度难关”,要求职工对提高工资持“克制态度”,配合资方把确保雇佣放在首位。看来一年一度的“春斗”将很难掀起高潮,工资增幅不会突破资方设置的3%左右的限额。
五个“百分之三”,在某种意义上,是日元大幅度升值、油价不断下跌造成的。现在看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日元升值还会继续下去,而油价则将有所回升。这又给日本经济出了新的难题。今天日本经济无论国内国外,都不断出现新的矛盾,遇到新的挑战。在一百余年追赶欧美时代已经基本结束的今天,日本应该怎样走?怎样才能克服矛盾,迎接挑战,继续发展?不但日本全国上下都在探讨、争论,全世界也在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