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航天部组织科技人员参加星火计划 两三年内将有万人到乡镇企业工作 自愿与选派相结合,今年先派出约三千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6
第1版(要闻)
专栏:

航天部组织科技人员参加星火计划
两三年内将有万人到乡镇企业工作
自愿与选派相结合,今年先派出约三千人
本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航天部支持、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参加星火计划,支援乡镇企业,今后两三年内,在不影响军品任务的前提下,如果顺利,将派送一万名科技人员去承包、领办、主办乡镇企业或者受聘任职、技术入股。今年先派出约三千人。这是航天部部长李绪鄂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航天工业部是我国技术人员密集度较大的部门。有统计说,航天部技术人员的比例约占职工总数的25%。前几年,航天部除了完成军品生产任务、高技术民品及一般民品任务之外,还开展横向联合,向外投资搞开发,取得了成效。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非常需要技术人才,实施“星火计划”也非常需要技术人才。而航天部的军品生产任务有限,发展民品也需要一段时间,许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并不十分饱满,有余力,潜力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航天部决定有组织、有计划地派送科技人员去支援乡镇企业。
李绪鄂向记者介绍,这次是采取自愿与组织相结合的办法派送。允许科技人员到乡镇企业受聘、任职,也可以担任长期的技术顾问,或者承包单项工程、承包企业,兴办、领办某项工程或企业。这些与以往搞横向联合不同,主要是技术输出,智力流动。也与一般的人材流动不同。这样有组织的进行智力支援更符合军工部门的特点。
李绪鄂说,首先是思想上落实。我们要反复向科技人员和各单位讲明派送的意义。有的单位的领导不大愿意派技术人员出去,怕放走了人才,将来完不成自己的任务。这是一种误解。我们是有组织的定期限的派送,而不是把人放出去。一旦完成任务还可以回来。如果我们手上的工作紧一紧,把腾得出手来的技术人员送到乡镇企业去,对国家将有重大贡献。
在组织上,确定由一名副部长牵头,成立包括科技咨询公司、人事司及管理改革办公室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由部里下达任务。各地航天管理局与当地科委配合起来做好工作。
谈到科技人员是否愿意去的问题时,李绪鄂说,现在科技人员还有后顾之忧。航天部的不少技术人员长期习惯于“吃军粮”,现在要“吃商品粮”,这在观念上要来个很大的转变。因此,在政策上要有保证。我们正在拟订具体的办法和规定。这些同志到乡镇企业服务,在原单位的福利待遇一律不变。三年左右仍可回原单位。对一些五十多岁的同志,单位仍保留他们离退休后的待遇。
我们在保证完成军品的前提下,先派一部分有经营管理素质的同志出去为大家开开路。部里还考虑对一些同志进行管理、经营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星火计划”和乡镇企业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