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漫谈副刊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1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漫谈副刊文化
唐大笠
我是办报的,在办报当中又是办文艺副刊的。一年一度有个副刊会议,这一年的会议在淮北召开。闭塞如我,还是第一次涉足淮北大地。淮北平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坦荡、宽博、寥廓,一望无垠,心胸顿豁。
时序交了暮春三月,现代气象知识告诉我们:暮春并非是春末。在我国本土上,越往北春的脚步来得越迟。古人云:“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我们这些编辑不就是为了研究如何写好这“大块”的“文章”,不就是为了充分运用文学的、新闻的各种样式反映今天如春的时代吗?
这是继文学的“淮河笔会”之后的又一个“笔会”。它与文学笔会相比,仿佛在似与不似之间。似的部分同是为了文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乡土文学(报纸副刊强调地方色彩);不似的方面是交流报纸副刊的经验和在新形势下怎样发挥副刊的作用。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这个具有双重属性的混血儿,必然有它的规律可寻,也必然需要探讨与总结一些带共性的东西。
据有关史料表明,报纸之有副刊大约才一百多年,谈不上历史悠久。但它的发展却很快,从当初的“报屁股”到现在占整张报纸的四分之一版面。用整个版面办副刊,据说始于《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我曾有诗赞曰“借得东风第一枝,一湾绿水涨春池。报人事业同天老,字字行行皆是诗”。这种变化发展的速度不谓不高;从“报屁股”刊载骚人韵士的长篇短什的狭场所,走到“营养社会的血脉”广阔天地,这种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又不谓不大。副刊在报学与文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既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特点,又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优势。尽管如此,可在我们文学界中,有些稍获成就的人,于小报副刊大有不屑一顾之态,不甘为“豆腐干”式的小文章,实则是一种偏见。且不说鲁迅先生的不朽之作《阿Q正传》和大量掷地有声的杂文都发表在报纸副刊上;也不说报人出身的作家张恨水,一生创作小说数量之多,至今居现代作家之首。就说当代著名老作家沈从文,他说他的处女作,便是发表在一家小报副刊上的,他至今念念不忘那块“豆腐干”式的小文章,他说就是那块“豆腐干”,决定了他的命运,导致他勇敢地走上了文学道路。象沈老先生同样的情况还能列举一些,恕不一一。对于在文学小道上拥挤的年轻人,副刊编辑总是热心地去扶植,让其尽快的成长。在被扶植的众多幼苗中,确乎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先哲有言,再伟大的诗人,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是一首好诗。(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