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亲情的桥梁——访香港红十字会寻人服务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1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亲情的桥梁
——访香港红十字会寻人服务部
本报记者 许伟
香港中环夏悫道濒海一侧,有一片白色的低层建筑,那是香港红十字会的所在。该会自1950年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收到数以百计的寄自大陆的寻人来信,其中大多数是要求该会帮助查询在台湾下落不明的亲人。过去的一年中,该会寻人服务部成功地帮助了一百五十九位大陆人士与台湾的亲人取得了联系,使许多妻离子散的家庭破镜重圆,觅回了天伦之乐。
在大陆与台湾暂时人为分离的状态下,香港红十字会的寻人服务,对海峡两岸的亲情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该会寻人服务部主任容嘉乐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香港红十字会目前还是英国红十字会的分会,与中国红十字会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与台湾红十字会也有密切的业务往来,该会为海峡两岸所作的寻人服务,纯粹是基于红十字会奉为宗旨的人道立场。容先生强调,寻人服务是红十字会最有传统性的一项业务,加之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该会在海峡两岸充当桥梁,并将帮助大陆人士寻找台湾亲人列为寻人服务的重点,那是很自然的事。
据介绍,香港红十字会开展这种寻人服务的大体程序是:该会在接获大陆寻人来信后,先进行详细的资料搜集,正式列为个案后,就将有关资料提供给台湾红十字会,由台湾方面在岛内查找,期间互相不断通报查找情况,待有结果,台湾红十字会就会通知港方,由香港红十字会将被查找人的现状告诉大陆查找人士,并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案。
不过,以上这种查找办法从1985年起碰到了障碍,原因是台湾方面知道香港红十字会是为大陆人士查找台湾亲人往往不愿合作。容先生表示,大陆人士寻找台湾亲人,本属海峡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现在却通过第三方解决,对此,他表示十分遗憾和感慨!
记者又问,为何许多大陆人士直接将寻人信件寄至香港红十字会?容先生解释道,原因相信是许多失散者与香港有过某种联系。他举例道,该会去年有一百八十九宗大陆人士寻找台湾亲人个案,其中大多数被寻找者都是1950年前后经港去台的。香港红十字会为使台湾方面的查找工作有所头绪,先要详尽搜集被查找人在港资料。由于年代远久,许多人又是匆匆经港去台,要搜集到他们在港的资料颇为费事,寻人服务部几位职员常常为此来回奔波,应接不暇。此外,容先生认为一些大陆人士以为香港可以直接代他们向台湾发函查找,是故寄港寻人来信源源不断。虽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香港红十字会仍愿意尽力为大陆人士效劳。一般只要来信资料充足,就列为个案处理,有时还主动向发信者去函充实材料。
容先生又说,按照国际红十字会惯例,寻人服务限于直系亲属,但我们考虑到中国人家庭里继养关系十分普遍,因此对查找继子或养父的要求我们也接受处理。
在寻人服务部的办公室里,记者经主人同意翻阅了几份已经结案的寻人档案,其中一份是一位在山东居住的老人寻找到在台湾的亲生儿子的有关资料。资料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山东与香港、香港与台湾之间的来往函件,一是香港红十字会所做的资料档案,后者的文字数量多过前者,香港红十字会为此付出的艰辛劳动可见一斑。最后一份来往信件是山东老人写给香港红十字会的感谢信。信中称:“此生有幸,失散多年的骨肉得以重聚,对香港红十字会诸位先生鼎力相助感恩不尽。”
容先生还说,他们也经常接到台湾人士要求寻找大陆亲人或代转的信件,帮助失散的亲人取得联系乃是海峡两岸居民的共同要求,香港红十字会本着人道主义的立场,愿意以中间人角色积极促进两地间的亲情交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