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一缕乡情谱乡音——记潜江荆州花鼓剧团长期植根农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1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一缕乡情谱乡音
——记潜江荆州花鼓剧团长期植根农村的事迹
周东爱 罗辉
我们的知音在水乡
在城里常常听到“戏剧危机”的叹息,可在湖北省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却是一番门庭若市的景象:各地前来请他们去演出的应接不暇,其中不少是外省的大、中城市。只是他们有点怪,总是优先安排本地农村演出,这是为什么?
一次,我们来到江汉平原采访,才理解这是为着一片深深的乡情。时值盛夏,他们正在沔阳县彭场区的一家剧场演出,剧场里没有电扇,闷热得如蒸笼一般,一曲戏一身汗,但仍然是场场满座。彭场区不过一万来户人家,潜江荆州花鼓剧团在这里一连演出半月,观众还不放行,只好加演日场。正在这时,临近的三个区乡又同时前来“争戏”。团长胡新中为难地对记者说,他们现在“欠戏帐”太多了,真有负水乡父老乡亲的厚望。“害病不需要吃药,要听花鼓哎哟哟。”正是这种乡情,使他们多年来始终坚持一条:先本地,后外地;先农村,后城市;先区、乡,后县城。每年有十个月植根在乡土舞台上,年平均演出场次达三百场之多,“乡音唱给乡亲听”的深深乡情,使他们感到个人辛苦一点值得,是苦中有甜。
他们几乎人人都体会过这种乡情的“甜蜜味”。在走村串乡中,剧团几乎每到一地,乡亲们都盛情款待他们:有的拉他们到家里作客;有的老大娘主动当义务保姆,帮演员带孩子;有的大爷端来人参汤,逼着演员渴下去,保护好嗓子;有的青年甚至腾出新婚洞房,让夫妻演员住。深厚的乡情使潜江荆州花鼓剧团的演员们为乡民演戏尽心竭力。
要和在北京演出一样
1984年,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带着自己创作的现代戏《家庭公案》进京汇报演出,靠艺术的高质量和一丝不苟的演出作风,在首都赢得了声誉。以后,他们便以此为“标杆”,认真严格要求自己。
一次,他们在一农村剧场演出《站花墙》,当剧情到达高潮,杨春急赴法场救人时,“法场”上的炮声未响。演出一结束,不等卸妆,党支部就把大家招拢来,分析事故原因,原来是电炮受潮,一位舞美人员事先没有检查所致。支书刘运洪问:“如果是在北京演出,下面坐的不是农民观众,也会出这样的事故吗?”剧团领导抓住这次事故,在全团发动了讨论,接着又重新修订了该团在农村演出的考核指标,把误景、误场、笑场、走板、掉板等事故与演职员的收入直接挂钩,从思想工作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来保证在农村的演出质量。
植根民间花更红
楚人善歌,一唱众和。千里江汉平原民间流传的各种民歌、小调、戏曲素材,为潜江荆州花鼓剧团发展荆州花鼓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养料。青年演员李春华经常利用演出间隙,登门向民间艺人学习,向民歌手求教,使自己的唱腔,逐步形成了既有花鼓戏的特色,又有民歌的特殊韵味,被中青年观众称为“李派唱法”。花鼓戏作曲者杨礼福,长期深入民间采风,真如蜜蜂钻进了花丛:听到农民在田间对歌,便蹲在地头记下来;看到算命盲人拍渔鼓,便悄悄跟在后面学。现在他搜集到的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打夯歌、皮影调、丧鼓调等民间民歌、小调,已达一百多支。其中已有四十多支成功地运用于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一改老腔老调、板式单调的传统唱法,使花鼓戏的唱腔十分丰富多采。
潜江荆州花鼓剧团正是这样,靠深入民间吸取养料,充实了自己,在短短四年内就推出了五台保留剧目,其中《家庭公案》、《李天保吊孝》、《站花墙》等戏,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拍成了电视片。一批优秀演员也随之脱颖而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