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书山有路跋涉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2
第8版(副刊)
专栏:

书山有路跋涉乐
魏拔
晚饭后上街散步,摸摸身上还带着钱,最好的去处莫过于逛书店。
业有专攻、学有偏好的人,去书店目的明确,为了一本精装画册或是一套学术专著,不惜俭出半个月伙食钱。看书为消遣、沉迷于武侠传奇小说的,以十几元黑市高价买一部什么英雄传自娱,出手也很阔气。要是做学问并不急功近利,有闲情却也不多,只不过好读书已成习惯,逛书店大多心意漫漫,随意浏览,发现有新书、好书、紧俏的书、心爱的书、闻名已久尚未读过的书,便取来翻翻,斟酌值得买的,也就买了。我属于这类行列。大约因为兴趣广一些,选择又不严,所以十次有七八次不会空手而返。
小时候上街,知道书店有所谓商务与中华之不同,只是在小学生的眼光里,玻璃橱窗里排着厚本洋装书,与自己并不相干。后来上初中,正是抗战期间,福州断了海运,又远离大后方,孤处一隅,连课本都难买到。这样,就要光顾旧书店,在昏暗的屋子里,在一堆线装古书和残破旧小说里,翻找林汉达编的英语课本和贾祖璋编的植物课本。抗战胜利了,福州东街新开了两间书店,卖沪版新书刊,吸引不少读者。对于我,这里是接受革命思想和新文化启蒙的崭新天地,是如饥似渴地汲取精神营养的乐园。有个朋友教导说:一定要站在书店里把一部《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完。可惜我没有耐性坚持。但我的收获仍然很大,人生观和志趣的形成都在那时奠下基础,而且养成逛书店的好习惯,自觉受用无穷。
人过中年,分心的事一多,读书的热忱难免退减。不过习惯成自然,双脚还是喜欢迈进书店。在这里徜徉总产生一种既惶惑又充实的异样感觉。哦,又出了这么多好书,真是生也有涯学无涯,心里慌得很。哪怕买一本好书只读上十来页,若有所得,好象人就聪明了,高尚了,觉得今天没有虚度。要是工作得身心疲累了,晚饭后散步到书店,精神上受一次沐浴,就会涤洗出一颗清新的心,包裹在渴望和惬意之中将书捧回家。
偶或在书店遇见熟人,总要驻足交谈几句,那话题,那意趣,是同别的场合两样的。谁或买了一本新书,顺手就拿来翻看,封面装帧如何,目录序跋怎样,不妨散散淡淡地漫评。如是借书想起某个学术问题,某个作家作品,彼此有共同兴趣的话,也不妨星星点点地交换意见。三言两语,扼要简明,决不象讨论会上长篇发言那样罗嗦。如是故人多时不见,寒暄几句“工作忙么”“身体好么”也在所难免,但是,工作上扯皮伤脑的纠纷,市场里蔬菜鸡蛋落价涨价的行情,绝少会拿到这里张扬。倘若夫妻俩逛百货商店为了买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什么电器有了意见分歧,惹起一肚子不痛快,最好就携手拐进书店接受心理治疗,很可能立见成效。
买书藏书可以赏心、悦目、启智、冶情,因而有此癖好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作作藏书家的谅必也有,但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学力作起来很难。常见的是两三个书橱排得满满的,这在目前,也算是文化财富达到小康水平了。我的书,比之“小康”略为多些,那是月月积、年年积,积了三四十年,虽经浩劫但毁失不多的缘故,已经书满为患,橱柜箱架装满了,床头桌面东一摞、西一叠,要找一本书往往忘了塞在哪个角落,失落在散乱中。就这样,身上有点余钱还是要上书店拣两本书夹回家,积习难改。
近年来,遇上家庭电器化的热潮,有钱不积攒了买彩电、冰箱什么的,偏要去买书,买了又顾不上读,这就难免要引老妻的非议。好在花个三元五元,账不好查;买来两本三本,往书堆一塞,新旧混淆,也没有“物证”;即使被捉住了,有个也爱买书的宝贝女儿做后盾,只要她嗔叫一声“哎呀妈,你也真是!”老妻也只好缄口认可。——总之,书店还是不可不去的。
有书呆气的人到了晚年会沾点福。有的人,眼见要离退休了,不免发愁:一旦退下来,日子该怎么打发呀?书呆子气的人不理解这类问题。他们只觉得,这下好了,有时间读那些老读不完的书了。我也这样想,并且有个小小的愿望,经营一间小书房,四墙围起高高的书架,自己就默默躲在里面作蛀书虫。这时,没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诱惑,却有一个博大的精神宇宙。
(附图片)
傅旭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