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兴衰之间——东北三省乡镇企业发展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3
第2版(经济)
专栏:

兴衰之间
——东北三省乡镇企业发展述评
本报记者 段心强
乡镇企业搞商品生产,可不是农民种铁秆高粱,丰年多吃,欠年少吃,旱涝保收;办企业,原料见多见少,销路有宽有窄,谁也难免有个闪失。但是,乡镇企业的兴衰并不是“听天由命”。
一样是乡镇企业,却可以办出三六九等,兴者何以兴,衰者何以衰?记者走访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部分乡镇企业——兴旺的和倒闭的,寻找着兴衰的症结……
提高“应变力”
商品经济的大海千变万化,乡镇企业要发展,就要提高应变力。
有一段时间提倡向乡镇企业贷款,后来搞宏观控制,又卡得很严。许多靠贷款办起的乡镇企业突然断了钱路,成了无源之水。怎么办?吉林省浑江市杨木斜鸡场“借别人的大腿搓自家麻绳”。村民有存款四万,鸡场动员村民入股,可拿利润分成,吃鸡吃蛋优先;市里人防工程闲置无用,借来办养鸡场,既安排了城市子女就业,还提供一定租金;国营林场年年养鸡,可没有一年养成,鸡场动员他们投资五十万元,答应三年还清投资,年年利润分成。职工逢年过节保证有鸡有蛋,每斤比市价还贱两毛钱。四面借风,八方求雨,细流汇成大河,蛋鸡发展到七万只,肉鸡年产二十万只,还引进一条杀鸡的生产线,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民鸡场之一。
与此相反,沈阳市一个工程师和他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留职停薪,贷款在于洪区方西湖村办中型轧钢厂,四个月建成投产。可贷款中断后,他们借贷无门,只好半途而废,一百多亩厂地荒草丛生,一些机器已经锈坏。
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发展,国营、集体企业相继搞活,成为乡镇企业竞争对手。乡镇企业要有新办法,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吉林省临江桦树镇李凤春办人参加工厂,搞了种参—加工—利用“一条龙”,自己种参一万公斤,全部自己加工。统算起来,人参的经济价值增加50%多,比国营人参加工厂的效益还要好。
用好“软科学”
乡镇企业好多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办起来的,在决策中很容易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这能省去繁文缛节,但凭一两个人的才能,难保是“万全之计”。这就需要乡镇企业用好“软科学”,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沈阳市于洪区农民苏立文,创办了一个从生产建筑材料到盖成楼房的建筑“托拉斯”,拥有二千多人。他四门大开,从离退休干部、科技人员中,招聘六十一位法律、政策、管理顾问,组成智囊团参予决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很快。
不尊重别人的经验,盲目决策,往往招致灾祸。辽宁省清原县有位名噪一时的农民企业家杨智玉,曾用飞机从深圳往辽宁贩卖“狄高鸭”,轰动全国。可他决策过于主观,不了解运输条件和市场的变化,在第一趟赢利后,又搞第二趟。谁知这次飞机没租到,只好改用火车运,不想到了辽宁,鸭子死了大半,没死的也价落千丈,一下子亏损二万七千多元。
“规模”要适中
许多乡镇企业的实践证明,规模适中,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沈阳市苏家屯区鲍家洼子村,开始办厂时,认为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没啥大不了的,就办了个综合厂,把好几个行业凑在一起,轰轰烈烈。但厂长缺乏经营管理大工业的经验,结果,年终一亮利润,竟是个负数。
指挥不了“大合唱”,就指挥“独唱”。他们接受教训,把综合厂化整为零,好承包,好管理,好转产,灵活机动,个个办得红火。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办企业不能贪大,要量力而行。
乡镇企业规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管理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且也是可能的。大连甘井子区红旗水泥制品厂原来只有几十个人,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眼下已有三百多人,生产仍然井井有条,十几种产品畅销不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矿务局下边的炼焦厂,原来只有几个人,现在发展到一千七百人,一年挣一百多万元利润,还安排了农村大批闲散劳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