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电台为何恢复直播 增强时效改善效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新闻问答

电台为何恢复直播 增强时效改善效果
本报1月2日刊登《直播,恢复在十八点半》一稿后,北京、黑龙江等地的一些读者来信表示:对广播电台恢复直播的新闻抱有兴趣,并想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为此,我们约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李向明同志作一介绍。 ——编 者
所谓直播,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不经事先录音、录像和制作,而将播音员的声音或现场声音、图像直接转变成电信讯号送往发射台播出的一种形式。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除少量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采取直播形式外,新闻节目、专题、文艺节目等一般都是先经录音、录像和制作,然后播出,传到每一位听众的耳朵里。
五六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主要新闻节目都采取直播,“文革”期间改为录音播出。近几年,除少数情况外,基本上沿用录音播出形式。从今年1月1日恢复的直播,仅是晚间十八点三十分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换句话说,听众这时听到的,就是播音员在北京中央广播大楼播音室里同时发出的声音。待以后条件成熟,大部分新闻节目也将恢复直播。
新闻直播有很多好处,主要是能够增强新闻的时效,只需提前十几分钟截稿即可,就是刚刚得到的最新消息,也可以马上播发出去。其次是声音清晰,收听效果好,等等。
新闻直播,需要编播、技术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其中对播音员的考验最为直接。他们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从感情、语气上一次成功地表达出新闻的内容。中央台的播音员经过严格训练,恢复直播二十多天来,很少出现差错。当然,直播中偶尔也会有播错之处,播音员如当场发现,会重复加以纠正,想必听众是能谅解的。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广播电台都直播新闻,我国个别地方电台的少数新闻节目也采用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部分恢复新闻直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也希望得到广大听众的批评、指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