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必胜的信念 高昂的士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3
第6版(国际)
专栏:柬埔寨通讯

必胜的信念 高昂的士气
本报记者 王荣久
1986年11月的柬埔寨,旱季姗姗来迟。天空中不时聚集起一片乌云,顷刻间大雨滂沱,过后又烈日当空,晒得人皮肤发烫。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开始了对柬埔寨战场的实地采访。行程两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我们耳闻目睹了柬埔寨人民正在进行的这场可歌可泣的救国斗争。
经过八年战争磨难的柬埔寨大地,每时每刻都有战斗和流血。柬埔寨人民正在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民族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而越南侵略者,则在这片燃烧的土地上留下可耻的失败的纪录。
柬埔寨抗越斗争已进行了八年整,那里的人民,那里的抗越将士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这是任何关心柬埔寨人民斗争情况的人所希望知道的。我们眼见的事实是他们士气正旺,充满必胜信念。“就是再打八年、十八年,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柬埔寨人民的。”这是柬埔寨爱国军民的共同心声。
民柬副主席乔森潘在柬埔寨西部丛林某基地对记者说:“抗越斗争确实是相当艰苦的,也是长期的,所以我们才不得不跑到豆蔻山和扁担山打游击。但是,现在我们又打回去了。国民军已在广大内地站住了脚,建立了基地,而且已打到金边周围地区。我们对胜利是坚信不移的。”
民柬国民军司令宋成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战场态势。他很有把握地说:“第九个旱季我们将打得更好。”
在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营地,我们看到那里充满生气。三百多名抗越将士整装待发,开赴内地战场。带队的一位旅长告诉我们,现在,战士都争着去内地打游击,为能消灭越南侵略者而感到光荣。副总参谋长夏卡朋王子也说:“过去我们常是被动挨打,现在我们是主动出击。由于抗越部队在内地非常活跃,广大群众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当我们来到闻名遐迩的民柬妇女运输队营地时,她们正在总结经验,讨论下次行动的计划。她们都不愿多谈自己的事迹,往往只用微笑来回答我们的问题。但当问到对祖国的前途的看法时,她们都争着发言。队长琴蒂和副队长卡姆代表大家说:“这些年虽然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没有人掉队,为的就是祖国的解放。我们是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所以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司令员向记者介绍:队长三十二岁,负过伤,副队长二十九岁,她们八年来没有一天离开运输队,至今都没有结婚。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问:“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回答是简短而坚定的:“赶走越南侵略者再结婚!”
一路上,我们采访了一些伤残军人。他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青年,绝大多数被地雷炸断一条腿。他们虽然离开了前线,但并没有停止战斗。他们有的担任后方居民村的领导工作,有的补习文化,有的在刻苦学习生产技术。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悲观失望的表情。一位正在学习修理电器技术的伤残军人对记者说:“我的腿被炸断了,但我的心还在跳,头脑也好用,我现在干的事也是在为抗越斗争出力。”
在三洛地区的一个居民村,我们看到一所高脚草棚旁有一位年轻妇女正在专心致志地削竹尖桩。她表情严肃,不声不响。在她身旁堆了一大堆已削好的竹尖桩。村负责人告诉我们,她的丈夫最近在前线牺牲了,我们没有惊动她。此时她能说什么呢?那凝聚着仇恨的高高堆起的竹尖桩不是最好的回答吗?越南侵略者想要征服这样的人民,岂非妄想!
我们还见到不少投奔到抗越队伍中来的原韩桑林伪军的士兵。一个名叫欧义的三十岁士兵对记者说,他原来所在的伪军连队的士兵基本上跑光了。现在死心塌地为越南人卖命的人很少。许多还在当伪军的人主要采取三种办法参加抗越斗争:一是把情报及时告诉抗越部队,二是为抗越部队带路,三是找机会对零星的越军打冷枪。欧义说,他和他的朋友都非常敬佩抗越部队的爱国精神,早就想投奔过来。国民军一位师长告诉我们,欧义参加国民军一年多来,已多次到内地作战,表现很勇敢。
民柬副主席乔森潘在接见记者组时作了这样的概括:“现在的柬埔寨战争已经不是越南同抗越三派武装力量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越南侵略者同抵抗力量和整个高棉民族之间的战争。”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深信他们一定会赢得这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正义之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