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北武当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3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武当游
王朝闻
不论是北方诗人的《忆江南》,还是现代人把南泥湾称为陕北江南;无数事实反复表明,人们对待我国风景的态度,普遍地是褒南而抑北的。南国风光的优越性不能否认,但北国风光也有不能被代替的美的独特性。在北国,除泰山、华山这些早已名闻中外,还有许多等待人们去发现、去观赏、去利用的风景区。
离山西方山县六十华里,属吕梁山脉的北武当山,是我从未听说过,只是最近才游览了三天的一处有趣的风景区。我对处女作、处女地这些称呼听得太多,对这种称号早就不大感兴趣。可是,北武当山的绿树、红叶和灰色石头,陡峭如劈的山峰,据说有些地方是没有人去过的;因而说它是带处女地性的风景区,不见得也是哗众取宠的瞎捧。当然,我所攀登过的、有真武庙的这个高峰,气势虽不及华山那样奇险,也没有延安清凉山的古塔和石雕那么出名的文物,但是,正如长江三峡之险不能代替黄河壶口之险,北武当山的山峰那与黄土高原相结合的美的特殊点,不是幽静的青城山的特殊美所能代替的。
我站在那个有路可上的近二千米的山顶,极目眺望,在湛蓝的天穹之下,那一望无际、形态各异、连绵不断的山外有山的吕梁山脉的蓝色连山,好象成了北武当山的天然屏障。我虽不能设想传说中的真武大帝的自得其乐,但也感到心胸开阔。有时,山鹰在天空里从容飞翔,我仿佛也能体验它的自由感……有些在慢慢移动的云朵,使局部的山岗和丘陵的色彩变得格外浓重,使静态的树和庄稼地产生了动的幻觉。
这样使人愉快的感受,当然不一定只有北武当山才能获得。但是,仅就被绿树覆盖着的石头山峰,和长满了灌木和色彩丰富的庄稼地的黄土丘陵相映成趣这一点来说,我在别的地方还没有见到过。不知多少年代以前,黄土丘陵已经被雨水冲出了一道道纵向的深沟,承受阳光处与背光处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仿佛有节奏感,又象浑然一体的圆雕那样,显得坚实而又柔和。在这些山丘的峡谷里,长着色彩各异的灌木;在土丘的圆顶上面,则是人工造成的以横向的线条为基本形的层层梯田,与耸拔的石质山峰相互呼应。那些尚未收割的灰色的莜麦或紫红色的荞麦,披上阳光所以变成金黄色的谷子,……随处都象色彩丰富、变化多端的画面。在山脚下的沟里,最引我们注意的是沙棘果密结成串的黄色和今年是休息期、暂不结果的沙棘叶的翠绿色,以及在山腰那绿色的松树、黄绿相间的橡树,透过阳光,显得非常耀眼的山桃或野杏树叶,……这些颇有交响乐的意味的各种色彩,丰富得难画难描。
对我来说,并非只有引得起象什么动物感的奇石才是有趣的。但是,在北武当山那暂时称为水火峰上,两块遥遥相对峙的巨石,不仅引起我以静示动的幻觉,而且人们把它们称为龟蛇相斗,这种幻觉之美,不是黄山奇石“松鼠跳天都”所能代替的。
在北武当山自身的群峰之间,那数百米的深谷里,那陡滑而面积很大的石壁,引起一种幻觉:仿佛是什么巨人把它劈成的。石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网状的浅沟,象长江三峡的石壁那样是亿万年的雨水冲出来的吧。这种不知要多少年代才能形成的特点,不能不引起“念天地之悠悠”的神秘感。对于过分计较自己的生命的人来说,这种自然现象可能引起什么启示,那要看游人自己的兴趣。
尽管前后三到北武当山,我所经到的感受和这一自然对象的美的丰富性相比,当然是微不足道的。落叶满地,树木上长着青苔的后山,如果有几间小屋可暂住,王维那辋川的幽静美的感受同样可以获得。多么优美的风景,却有待于从容观赏,住在这里才能领略早晚阴晴的变化的美。这里的自然美既有待于发现,也有待于人力加以丰富。不过,千万要保持它那处女般的纯真,村姑般的质朴,农民老汉那自尊而又不故意取悦于人的独特美。
最后,我不能不遗憾地说,这里美中也有丑。清代离石知州王继贤题为“乔松”的几人才能合围的古松,十年前被人砍伐了,现在有些树木也还在继续被人偷伐,山沟进口处的巨石曾被恣意开采,一方面省、地领导力图把这北国少见的风景区建设得更美,一方面是自然美还在继续遭到人为的践踏。我希望这种可能令人感到痛心的现象能够很快得到制止。为了避免风景区不再遭到人为的破坏,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