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东瀛飞天遨神州——记团伊玖磨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1-23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东瀛飞天遨神州
——记团伊玖磨先生
顾子欣
你想必见过古代壁画中的飞天吧?就是那些身披飘带、凌空漫舞的香音之神。他们一边飞舞,一边手持各种乐器,演奏着袅袅仙音。你凝望着这些绚丽的形象,也许会悠然遐想:如果能听到这乐曲的声音该多么好呵!但四野悄然,古壁无声。
去年中秋,我却听到了飞天们演奏的音乐。它是日本著名作曲家团伊玖磨的新作管弦乐曲《飞天》,由东京交响乐团在中国首次演出。我简直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在悠扬的乐声中,我仿佛看到飞天们或结群翩舞,或独遨苍穹;时而摩天拂云,时而又贴地低回。我听见幽怨的哀诉,听见飒飒的天风,也听见金钟大镛,震撼人心。……
《飞天》在北京、上海演出了四场,受到中国音乐界的热烈赞扬,认为它情思绵逸,寄托遥深,是团伊玖磨先生的一部力作。我与团伊玖磨先生是初识,但久闻他的大名。我知道,他是日本音乐界的三巨头之一,他的歌谣曲《花街》曾在日本风靡一时,歌剧《夕鹤》也使人为之倾倒。他还写过中国题材的歌剧《杨贵妃》,管弦乐组曲《丝绸之路》。我这次陪同东京交响乐团在国内访问演出,有机会与他朝夕相处,对他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团伊玖磨先生告诉我,他从小就向往中国,但到1966年他42岁的时候才得以首次访华。同年加入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从此决心要为日中文化交流与友好贡献毕生的精力。今年是他第二十八次访问中国了,谈起二十年前初次来华的往事,他笑了笑说,他进北京的那天(8月18日),正赶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红卫兵,他看到一个伟大的民族陷入了混乱和灾难。他为之感到迷惘;他希望加深了解。此后他每年都要来中国。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他从心底里为中国人民庆幸。他说他亲自目睹了中国历史的重大关头,看到中华民族又在苦斗中新生。他最难忘的是和中国文艺界朋友们的会见。他们兴奋地告诉他:“现在好了!今后可以干一番事业了!”这一切使他感奋,也使他深思。
那么,《飞天》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呢?团伊玖磨先生告诉我,他曾两次游历西部,观摩壁画上的飞天;又在大同云岗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中与他们相遇。这些缤纷的形象使他联想起中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土;也使他想起日本奈良古画中的飞天。从此无数的飞天常在他的脑海中飘旋。今年东京交响乐团为庆祝成立四十周年来中国演出,特地邀他为这次访华创作一个乐曲,他便欣然命笔,用三个月的时间,谱成了酝酿已久的《飞天》。他说:“飞天是和平的乐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飞渡东海来中国演出的日本音乐家们也是飞天;他们将在中国的大地上遨游。我祝愿中日两国的飞天们常来常往,联袂而舞,为人类的幸福演奏出更加美妙的乐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